共21题,约9000字。
宜宾市高中2007级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
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政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的是
A.字型 字形 自行其是 惹是生非
B.沧凉 仓促 人事沧桑 苍劲有力
C.既然 既使 既往不咎 过犹不及
D.观摩 精简 出奇不意 一诺千斤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 ,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从诗的技法上讲,讲究行文 ,闪烁迂回的方式,“体情察物,巧吐心曲”,使人再三读之,可悟俯仰用笔之妙。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 显得太单薄了。
A.琢磨 委曲 未免 B.琢磨 委屈 不免
C.捉摸 委屈 未免 C.捉摸 委曲 不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老百姓普遍对制度改革怀着希望,充满热情,但如果最终只是换汤不换药势必会伤了人们的心。
B.刘老师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紧接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C.这位教授近来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很多出国都是和腐败联系在一起的。出国就是游玩,或者用大笔现金买东西。”
D.这几个孩子到了九寨沟,很快沉醉在新环境中,尽性游玩,情趣盎然,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员,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用语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
C.“住房是政治问题”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D.据悉,2007年高考我省实行“三不变”:考试范围不变,考试科目不变,考试时间不变。
二、(9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7题。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人类祖先。而2002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个至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动摇了人们原先关于原始人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意为“生命的希望”。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