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40字。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高鹗
成书时间:约1754 年,排版印刷时间1791 年
版本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曹雪芹(约1715~约1764),名霑,宇梦阮,号雪芹。中国18世纪中叶伟大的文学家。《红楼梦》前八十回名为《石头记》,是曹雪芹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和着血泪,“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后终因穷愁潦倒,没有最后写完这部著作,便“泪尽而逝”。在他去世后10 年,带脂砚斋评的八十回本《石头记》抄本日渐增多,并公开在庙市中抄卖,价格昂贵至数十金一部。以后各种抄本大量出现,据后人统计,《红楼梦》的抄本有13 种之多。《红楼梦》的续本也大量发现。公元1791 年和1792 年,程伟元将高鹗的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先后以木活字排印问世。后四十回由高鹗所续。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行世以后,文人雅士“案头必有一本《红楼梦》”,出现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风靡状况。“红学”一词也应运而生。
《红楼梦》问世200多年来,已赢得了国内外亿万读者的欣赏和赞誉。清朝末年,著名诗人黄遵宪称《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可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清末著名思想家、文艺理论家王国维称《红楼梦》是“宇宙一大著述”。著名学者林语堂说:“《红楼梦》不愧为世界名著,优秀小说该具备的它都具备。”著名美学家李泽厚称“《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无上珍宝,是百读不厌的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它的创作方法在这里已达到了与外国19 世纪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相媲美的辉煌高度”。毛泽东主席认为《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成就。著名红学家,中国红学会会长冯其庸评价曹雪芹,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先知,是超时代的作家和思想家。已故的红学会副会长,著名红学家蒋和森说:“《红楼梦》是伟大的艺术心灵,这一项巨大的精神工程不仅铭记着形形色色而又含意深长的历史社会风貌,而且还向千秋万代人们的心里传送着诗情和智慧的火炬。”
《红楼梦》问世以后,影响之巨遍及社会文化各界。早在清代其影响已不限于国内,1842 年即被部分译成英文。此后各种外文译本陆续出现,有近20个国别语种,几乎遍及全世界。此外,有关《红楼梦》的外文论著也有10多种,它的世界意义已经日益被人认识,以致在国外形成这样的看法:不了解《红楼梦》就几乎等于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
《红楼梦》风行后,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续书之多,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续书不下四五十种;二是评论之盛,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迄今为止,研究《红楼梦》的著述已超过1000 多万字,是《红楼梦》本身的10倍多。“红学”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并形成一种群体性的事业。更有许多人已将《红楼梦》研究当作终身职业。红学研究以其地位的高贵和研究卷帙的浩繁可与莎士比亚和歌德的评论著作相匹敌。曹雪芹的名字已被选入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中国文学家被选入此书的只有曹雪芹和屈原。当下,《红楼梦》不仅以小说原作流传于世,而且如何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对它进行再创造,已成为各门类艺术家不断追求的理想,200年来各种曲艺、戏剧、电影、电视的创作从未间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红楼梦》骄人的成就和巨大的艺术价值还在于作品本身。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作品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可以容得下一部二十四史。也由于《红楼梦》内容含量的浩大,所以不同的人赋予给它不同的主题。有人说它是历史小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衰亡史;有人说它是爱情小说,表现的是宝黛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人说它是政治小说,隐喻的是康熙朝政;也有人说它暗藏的是董小婉的故事;有人说这是作者的自叙传;有人说这是一部宣扬色空观念的小说;有人说这是煽动解脱或出世的作品。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