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8060个字。
2007年萝岗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二)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3至8页,第三部分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在答题卷中指定的位置填写学校、班别、考号、姓名。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语文知识(6小题,19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女娲造人//窝藏 恪尽职守//脉络 栖息//蹊跷
B.再塑生命//溯源 怦然心动//抨击 拈轻怕重//粘贴
C.济南的冬天//救济 买椟还珠//亵渎 半身不遂//深邃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难 目不暇接//遐想 啜泣//辍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沉湎 一刹那 蹉跎岁月 世外桃源
B.陷阱 笑嬉嬉 锦秀河山 觥筹交错
C.蜿蜒 缔造者 一副脸孔 通霄达旦
D.荟萃 度假村 怡然自得 无尚威力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美国作家说,事物的正确答案 一个。
②孔乙己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 失踪。
③爸爸只关心孩子的各科成绩,至于思想品德方面,就 了。
A.不只 一齐 不以为然 B.不只 一起 不以为意
C.不止 一齐 不以为意 D.不止 一起 不以为然
4.下文的三处空缺,选哪一项填充,才能分别与前边加点的语句构成最佳的对偶句?(3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和平可期,□□□□,杀人者终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C.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坚 民主自由
D.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5.教师节那天,罗老师收到了一位学生赠送的贺卡,贺卡的正文是(3分)
罗老师:一年来,虽然您花费了不少心血,可是我们的学习进步不大。
罗老师看完后,心里很不痛快。请你不增删这句话的文字,将此句改成让罗老师高兴的一句话。
答:罗老师:一年来,
6.参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及修辞方法,仿写一段话。(4分)
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上的巨松,也不是屈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点绿色。
20
二、古诗文(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
⑴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①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②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
江月》)
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⑵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4分)
从北方到南方,时值雨季,刚才还是万里无云,突然间雷声大作,那景象让人顿时想起 “ ”(李贺《雁门太守行》)和“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的诗句;从故乡到异乡,每逢中秋之夜,我总会发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和“ , ”(苏轼《水调歌头》)这样的手机短信来寄托我的思乡之情。
8.下列文言句和成语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请加以解释。(5分)
⑴既克,公问其故——攻无不克:
⑵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悬梁刺股:
⑶手指不可屈伸——首屈一指:
⑷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理万机:
⑸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