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1000字。
湖北省沙市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罗圆成 审题:卢美仙 赵五艺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注意:写好姓名、考号,书写书面美观,只交答题卷和作文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寒伧(chèn) 打烊(yàng) 竦然(sǒng) 尴尬(gāngà)
B.丛冢(zhǒng) 搭讪(shàn) 蹩进(bié) 咂摸(zāmo)
C.癖好(pì) 谄媚(chǎn) 誊写(téng) 踉跄(liàngqiàng)
D.按捺(nài) 烙印(lào) 执拗 (niù) 纨袴(wǎnkù)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面面相觑 敛声屏气 雕粱画栋 咄咄逼人
B.冠冕堂皇 牵肠挂肚 自惭形秽 聒退隐忍
C.不冀而飞 老态龙钟 流言飞语 兵慌马乱
D.莫明其妙 囤积居奇 鞠躬尽瘁 惊惶失措
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地走开了。
B.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C.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
D.《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通过90多部小说,2100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前半叶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画卷。
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得细细 ,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
②如果不能深入社会现实,又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莫泊桑就很难写出诸如《羊脂球》、《项链》之类的高_____的作品。
③有了这次上城的经历,陈奂生的身份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人都对他________。
A.琢磨 品位 刮目 B.捉摸 品味 刮目
C.捉摸 品位 侧目 D.琢磨 品味 侧目
5.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失街亭》通过“三次笑曰”的描写,生动刻画了马谡表面狂妄自大,实际胸无城府的形象。
B.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杜十娘的这些美好的生活理想被李甲见利忘义的变心行为彻底打碎了,因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又愤而投江。
C.陈奂生望着街上不绝如缕的人流,想到,要是碰到一件大家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神气了。
D.鲁大海身上虽然流着周朴园的血,但父子俩的矛盾冲突,像两个人穿一条裤子,根本没法调和。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D.从考古发现的大量事实,充分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文明已发育得相当成熟,它与黄河文明“本是同根生”,而非黄河文明传播的产物。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短文《白色污染》,完成7—9题
①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人们把它形象化地称为“白色污染”。
② 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加上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塑料垃圾因此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塑料袋、塑料薄膜、农用地膜、快餐盒、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宅周围,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其中,污染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