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90字。
合理 多向的想象
——“想象能力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学会合理、多向的想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作文时运用想象的兴趣,促进敢于创新的作风的形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怎样合理、多向的想象。
【教学难点】
虚拟想象练习。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媒体】
幻灯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认识想象的作用。
某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向小朋友们发问:“雪融化成了什么?”
“雪融化成了春天!”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回答。
“不,雪融化成了泪水!”又一个小男孩回答。
“还有什么答案?”老师问道。
“有,有,雪融化成了小溪。”一个调皮的男孩嚷道。
看着孩子们稚气而自信的面庞,老师微笑着却无奈地告诉小朋友们:“你们都错了,雪化成了雪水。”
从此,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抹杀了,一个个标准的答案禁锢了他们的思想,他们一个个变成了木纳的,只知道相信答案,背死书的“好学生”,这就是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对人才的摧残。
现代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是高科技信息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已不单单是满足于对知识的掌握,而要求对人才进行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已开始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正如故事中的第一个答案,说明孩子们比常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想象力更单纯、更美好。从时间发展上来看,是正确的,谁能说雪化了后不是欣欣向荣的春天?
雪化成了泪,说明孩子们是善良的,认为雪会像人一样会伤心流泪,从生活角度看,谁又能说不是正确?
第三个答案当然也是正确,说明他们有很深的洞察力。
看一看小朋友的答案,都充满了生机,答案比化成了水要丰富的多,如果仅化成了水,我们不觉得太单调了吗?正如中国著名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