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课堂实录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7/4 19:12: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00字,共1课时。
《长亭送别》教学实录及点评
□包旭东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2007年第1期
[学习目的]
品味鉴赏曲词语言艺术,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设想]
借鉴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来赏析曲词;尽可能地用多种方法鉴赏曲词。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根据要求找出鉴赏点赏析曲词。在领会曲词意境的基础上,将自己喜欢的曲词改编成散文、现代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长亭送别》中的曲词。前段时间翻书,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觉得一定要和大家分享。
“《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时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这是金圣叹在《贯华堂第六才子书》中的一段话,我想现在我们读《西厢》,不必苛求环境,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其味的。
二、鉴赏曲词
师: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全文19首曲词,按照不同的场景分成4个部分:送别途中l-3;饯别宴上(4-11);临别叮嘱(12-18);离别情思(19)。我想问大家,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郭智媛:是崔莺莺满腹的愁。
师:愁?
郭智嫒:因张生赴京而生的离愁。
师:哦,满腹的离愁别绪。你觉得哪一个场景中,崔莺莺的感情最复杂?
郭智媛:第4个场景,张生离去之后,莺莺站在长亭中遥望张生的背影,心中既有依依惜别的愁闷和痛苦,又有对张生出门在外的担忧。
师:还有吗?
杨婷:还有对前途的一丝忧虑。
师:是啊。痛苦,担忧,忧惧,在莺莺心中,是“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师:下面我们就根据场景的变化来鉴赏曲词。我们采用下面几种鉴赏方法:把握鉴赏点赏析曲词;根据曲意改编成小散文;根据曲意改写为现代诗歌;有感情地诵读。
师:送别途中:正是暮秋时节,一辆轻车驶向长亭。满眼秋色,莺莺不禁悲从中来。“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王晶:我赏析《端正好》。碧云天,万里晴空,正是秋高气爽之时。黄花地,虽美犹凄,不禁让人想起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西风紧,北雁南飞”,一个“紧”字点出秋风之急,秋之萧瑟。抬头望去,北雁南迁,此情此景,与人之离去相照应,更是凄凉。大雁秋去春归,人呢?今日一别,又将何日归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由经霜的红叶这一暮秋之景发出疑问,以红叶醉酒由景入情,引出离人泪。秋之萧杀配以离人的伤心泪。烘托出离别之际的悲伤,抒发了莺莺心中的悲痛之情,与“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相呼应,表现出深深的离愁别绪。
师:徐希同学,刚才王晶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赏析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