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9张。附带教案,约2770字。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珍惜今天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要如何珍惜今天。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示,能够进行自我反省,从而学会珍惜今天。
教学方法:诗歌呼应导入;故事情感交流;问卷调查
教学过程:
1 导入
以《今日歌》导入,邀请学生进行诵读,以明确班会的主题。(《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等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等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2讲述吴子尤的故事
在明确班会主题后,对学生提出是否珍惜今天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共同分享关于吴子尤的故事。
(请一位同学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朗读文章)
吴子尤的生与死
子尤是个早慧的孩子,尤其是在文学方面,他早早就显示出了天赋。4岁时,他迷上了听故事,5岁开始模仿相声,6岁爱上了看电影。8岁开始写文章,9岁开始写诗。曾获“世纪杯”“春蕾杯”征文大奖。他曾经狂妄地说:“20世纪出生的天才作家里,女的只有一个,张爱玲,男的就是我,子尤”。然而,不幸的是13岁是他因患纵隔恶性肿瘤而进了医院。“一次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个月头顶空空,九死一生…‥”但他却说“生病以后,我渐渐认识到,人活着是为了感受人生,明白人生的意义,怎样活比活本身更重要。”他十分珍惜时间和生命。他在病痛中仍坚持写作,他的作品集《谁的青春有我狂》(包括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和小说合集)得到了文学界的认可和好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还写了一篇《生亦漂亮死亦漂亮》的作品。他认为自己这一生并没有因为疾病而浪费,相反他珍惜他的一切,包括日夜折磨着他的病魔。而对病魔,他大声地喊到:“十分快活!”他用心珍惜着每一个生活细节和每一次与病痛抗争的经历。他用热情,乐观还有文字与生命赛跑。他走了,却是带着微笑离开的。他留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一篇篇文章,而是用心珍惜的,热爱生命的精神…‥
听完子尤的故事,不知大家作何感想,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着实让人惊叹.他用笔杆子记下了生命旅程中的点滴,他用心珍惜着每一次活下来的机会,他用乐观和笑容超越了自己和病魔.他有这样一段关于肿瘤的描写.
关于肿瘤
上帝准备送一个金灿灿的肿瘤给一个人,送给谁呢?他怕胆小的人支持不住,又怕坚强的人平淡地忍受,所以要送给一个乐观的人,而乐观挺下来的人,光笑没有回味,他就准备送给我,我是超越一切的!我把这叫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