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00字。《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后记
教学目的: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苏轼的《前赤壁赋》向我们展示了一世之雄曹操
的豪情万丈;“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这后人评赞的诗句又向我们描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京剧《曹操与杨修》片段及作者所塑造的曹操和杨修的人物形象。
二、 教学过程:
1.戏剧的生命在于“冲突”,请同学们概述前五节的戏剧情节。
曹操赤壁败后,求贤若渴,操修相见恨晚——曹营缺粮,修荐孔闻岱——操疑而杀孔,谎称夜梦之疾——修欲识破谎言,让倩娘送衣——为操大业,倩娘自刎——为安抚杨修,操将义女嫁之。就这样,修与操结下了杀妻之仇,修却又意外地成了曹操的女婿。
2.这一对特殊的翁婿关系究竟会怎样发展?我们来看课本。
教材节选部分的戏剧高潮是什么?
曹操杀杨修时丰富的内心情感活动是节选部分、也是整剧的高潮。
3.请同学选出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思考一个问题:曹操到底想不想杀杨修?
4.上面两位同学朗读非常形象生动、角色把握的很到位,很有气势。下面我们播放录像,欣赏京剧名角的表演。请同学谈对京剧的感受,并思考操到底想不想杀修?是否一开始就想杀修?
对京剧的感受:a说白、唱词语言的典雅凝练;b京剧唱腔的使用是根据剧情需要,以及角色的喜乐哀怒而决定的;c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独特的脸谱。(时空的巧妙处理;角色装扮的独特)
抓关键语句分析。A.“老夫实实再三的不想杀你”B.“你是再三要杀杨修”
这“再三”分别指的是什么?(1)杀孔闻岱;(2)识破梦中杀人谎言,倩娘自刎;(3)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
杀孔与倩娘自刎二者有无关联?(操为什么杀孔又逼死倩娘?)
用贤生疑而杀孔,为掩饰过错而致倩娘自杀。(操曾杀了孔父孔融,因而怀疑孔北上匈奴、南下东吴、西进巴蜀来图谋他而报仇。于是杀掉孔,而谎称自己有夜梦之疾。善良的倩娘拔剑自刎,成就了曹操的谎言和招贤纳士的伟业。)
两次杀人之根皆因一个“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