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8040字。
上海市2006-2007学年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语文组周长元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6分)
一个名为“孟母堂”的现代私塾,在4岁到12岁的十多个孩子的身上正实验着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育形式。“孟母堂”发起人联合一些家长,在上海莘庄一个居民小区的自己家里办起了全日制“学校”。他们的孩子在家里“读经典、尊孔孟、颂莎翁、演数理”,接受“家教”。
对于这样一种“另类”,学校教育,上海市教委发言人已经明确把他定性为“违法办学”。其违反《中华人名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事实是:未获得办学许可证;家长未把适龄子女送到经国家批准的教育机构接受义务教育;“读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与相关规定不符。另外,未经物价部门审核,擅自违规收取高额费用。市委会对“孟母堂”紧急叫停,有法可依。
换个视角,“孟母堂”又是一种另类家庭教育,对于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也同样不敢苟同。至于“孟母堂”采用死记硬背的,且不说经典中的精华与糟粕孩子太小还没有辨别能力,即使孩子用五个月的时间背出大半部《易经》、流利地背诵出《仲夏夜之梦》也不解其意,甚至连里面多数单词的意思都“不知道”!如此扼杀创造意识和能力的个性化家教,是无论如何背现代化教育潮流而动的。
我们应该相信“孟母堂”是针对当今学校教育的弊端应运而生的,但它掉进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个误区。一是公民违法的问题,即任何人都不能把干任何事当作个人的私事。即使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得不到满足而“被迫”组织起来以家教“自救”,也应该遵循章法。二是对私塾(家庭办学)评价不当的问题,即把继承传统看成就是照搬传统社会家教的模式和全部内容。
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学校的教育方法、内容应是以人为本。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学历社会的“法则”已经使学习竞争极为残酷,某些教育活动又“人为”地制造了学生肉体和心灵上的折磨。这种伤害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样的校园场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屡见不鲜。工业革命后的学校教育,曾创造人类文明的无比辉煌,但现在社会的学校教育却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有人断言,改变这种局面没有出路,但我们仍然孜孜以求在探索。比如,依法治校是一条出路。可惜已经制订的法律往往少了执法的机构和队伍(或许因执法成本高的缘故),加上体制中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要让法律变成完全自我执行和自我监督的东西,将是漫长的过程。
又比如,提倡和谐教育也是一条出路。教师要善于挖掘学会身上的“闪光点”,相信爱能解决一切。过去普遍的说法“教育学生只要出发点好,可以忽略甚至不计方式方法”的观点,现在行不通了。问题是,一种教育理念或一种教育思想的确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要把这种理念化为每个学校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更需长期坚持长期实践。
开创家庭办学的模式,我想也不妨试试,当然先要在修改有关法律条文的前提下。今天,欧美国家已经出现家庭办学的趋势值得我们关注。据报道,欧美社会出现了逃避学校教育弊端而让孩子“在家上学”的趋势。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提供数据:1985年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孩子大约是5万名,而到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210 万,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 Schooling),一些欧美国家称之为“家庭教育”(Home Education)。这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主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家庭学校不同于学校教育,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教材可以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得到,社区设施资源以及亲友和邻居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家庭学校所用。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在家上学的孩子可以免于来自同辈团体的压力,可以和所有年龄段的人进行交往,他们将成年人视作自身世界的一部分;同时家庭生活服从于孩子自身的需要,孩子学习的天性得到培养而不是压抑。当然对于家庭教育,政府应当做到确保父母能够认识到自己孩子的特殊需要;确保父母对孩子的身体、道德与智力的良好发展负责。
回过头来看,作为一种家教的探索,我们可以积极地创造条件去研究它认识它,但并不意味在法律尚不许可的条件下我们就可以大力推进家庭办学。有鉴于此,今天我们否定“孟母堂”,应该是有条件的否定。
这里,我更为担心的是有另一种“孟母堂”形式的存在,这就是今天比比皆是的家庭补课学校,另一种现代私塾。在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下,教师给学生补课从公开到隐蔽,从学校转移到家庭。据某城市经济调查队对全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或多或少参加了“私塾”式补课,补课地点大多在老师家里或老师临时租借的房间。这类家庭学校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很多学生表示是父母逼着他们参加补课,无休止的补课加重了原来就已经不堪忍受的学业负担,身心长期受到压抑,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凸现。
1. 作者认为现代私塾“孟母堂”是“另类”教育,可从两种视角来看:既是______________,
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根据文意,对“现代私塾”的理解和认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现代私塾“孟母堂”是针对当今学校教育的弊端应运而生,具有颠覆性的教育形式。
B. 现代私塾“孟母堂”是“另类”的教育,是违法办学,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是背现代教育潮流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