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守财奴——通过语言动作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要点:
1.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2. 训练学生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在文学的宝库中有不少文学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水浒传》中的武松、李逵,鲁迅笔下的阿Q等,那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作者通过什么方式使得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也经常听说过“言为心声”,“要了解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其言,观其行”)那么我们课文中的葛朗台又是怎么成为了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而且被李健吾先生称为“最生动、最真实,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巴尔扎克又是通过怎样的刻画使他成了名人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葛朗台的动作、语言从中发现他的性格本质。
二、 自主 合作 探究
活动设计一 欣赏动作,窥其心声。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精彩的动作描写,举例说明这些动作描写的精妙之处。
讲解一:“ 老头子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望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来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明确:“纵,扑,撬,放,摆,推“等动词写了葛朗太动作之神速、之利落、之强劲,堪称绝妙之笔。这哪里可以看出是一个”跨到七十六个年头“的老头的行为,哪里可以看出是一个慈爱父亲,哪里可以看出一场家庭争执,分明是弱肉强食的残酷。这些动作夸张式的展现了葛朗台攫取金钱的丑态,揭示他崇拜金钱、聚敛无厌的思想本质,表现了葛朗台贪婪、凶狠、自私的特点。
讲解二: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个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明确:“搀“字是一般年轻人扶持老年人,健康者扶持体弱者的语境里,用于此处有悖于常理。但也恰恰如此,小说逼真地表现了葛朗台的独特心理:要守住财产,就得让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要让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就要讨地女儿的欢心。为了守财,他不惜以老迈之躯,低三下四,强作慈祥,骗取女儿的信任。一个“谗”字,活画出守财奴的骗子本质。“望”“瞅”传神地表现了老箍桶匠在妻子死后,面临财产转让时的木然、震惊之状。
讲解三: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