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相约春天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24 14:33: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80字。
相  约  春  天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王劲
开场白:当春风吹绿了杨柳,当春雨催开了鲜花,推开窗扉,走出家门,我们的心,都会为眼前那融融的春色迷醉。
在这个季节,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客都激发了创作的激情,为我们留下无数的妙语佳作。
让我们一同走进春天,走进春天的文化驿站,去享受鸟语花香,去感悟春天的神奇与美丽。
[说文解字]春
旧体字:旾
笔画数:9
拼音:chūn
解释:春,〈名〉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
相关记载:
春,推也。从  屯,从日,  春时生也。回忆,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旾。(《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逸闻录]
春联的起源及发展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春联,它是对联的一种。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了。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除夕前必须书写一副对联在门上,并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赏联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作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请写出十条春联
[鉴赏词典]
春在我们古代文人的笔下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与“春”有关的诗句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