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美文欣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8 21:39: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270个字。
美文欣赏
王英俊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肖华和《长征组歌》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全军痛斥张国焘,欢呼北上并肩行。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选自《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肖华参加长征时才十八岁,过草地时任红一方面军第二师政委;1964年9月任总政治部主任。1964年4月,肖华同志患肝炎到杭州疗养。他忆起那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经常夜不能寐,往往夜里从床上爬起来奋笔疾书,写诗作词,激情和泪水湿透了纸背。
为了创作《长征组歌》,肖华同志在杭州西湖水畔的一座小楼里,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研读了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体重减轻了好多斤。几个月后终于写出了《长征组歌》初稿,又反复征求意见,于1964年11月中旬基本定稿。
1965年1至4月,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四位作曲家合作完成了《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谱曲。战友文工团经过两个多月的排练,于1965年“八一”建军节正式在北京上演。(来源:《新华日报》)

听元帅子女讲述父辈的长征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 周之江 朱鸿亮
从长征路上走来的刘伯承、贺龙、罗荣桓等,在红军长征胜利19年后,成了共和国的元帅。
半个多世纪后,当他们的子女一次次踏上那条长征路,记忆中父辈的长征,呈现出更为鲜活的一面。
刘伯承——歃血为盟结金兰;刘太行说,每次到大凉山,都像回家一样
[背景·长征中的刘伯承]
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前夕,42岁的刘伯承被降为红5军团参谋长1934年12月黎平会议后,他调回军委恢复红军总参谋长职务。长征路上,刘伯承指挥先头部队创下了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1935年5月,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员的刘伯承在率部经过彝区时,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得红军大队和平通过彝区,留下了一段千古美谈。
[讲述·刘伯承之子刘太行,66岁]
小时候我喜欢到朱老总家玩,听他讲红军怎么穿着国民党衣服、骗来几只小船巧渡金沙江。这应该是我最早听到的长征故事了,不过那时我并不知道导演“骗船”的就是父亲。
父亲关于长征的只言片语,都是当作笑谈来讲的——聂荣臻有个缴获来的法国造手电筒,父亲眼睛不好,总想借,但聂帅常常舍不得。后来,我在聂帅的回忆录中还真找到了一段他给父亲打手电筒的记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