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0个字。
记叙文怎样才能生动感人
赤水中学 温木英
从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初中学生写的记叙文有一个通病:平铺直叙,语言干巴,读之味同嚼蜡。因而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如何使学生记叙文生动起来这个问题上作些探索。
如何才能使记叙文生动形象呢?
一、学会描写。描写即对人物、事件或环境进行具体的逼真的摹写描绘,使人读了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叙述过程中如能恰当地描写,文章就会具体形象,生动感人。描写可分两大类: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首先说说环境描写。环境描写要具体,例如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文章开头就说:“六月十日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是概括写“天热”,可怎么个热法,读者很难有真切得感受,为此,作者作了大量得描写:“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地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地灰沙阵,烫着行人地脸······”这段描写就把“天热得发了狂”这句话具体化形象化,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环境描写还要注意为表达主题服务,不能为写环境而写环境,同样以《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例,作者大力渲染“天热”的目的就是为了烘托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另外环境描写还须融入作者或主人公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已成为众人的共识。
接着我想说说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要融入情节。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由于作者把父亲肥胖的体态,臃肿的衣着,走路腿脚不灵便等外貌描写融入了去月台买橘子的情节中,就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父亲行动地艰难,突出了其爱子的深情。
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雪地捕鸟”段,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把捕鸟的动作一一分解开来,让我们一看就明白捕鸟的方法和过程是怎么回事,同时还能感受到少年鲁迅捕鸟时的好奇与兴奋之情。
语言描写要插入动作神态。例一篇中考作文《生活中的发现》中的一段:“哟,这是谁呀?”我一脚刚踏进门,便叫道。“怎么样,看不出了吧?”妈妈的脸上荡漾着年轻的笑容。我上前伸手拨弄着妈妈的头发。不见了,一根银丝也不见了,妈妈一头乌黑的秀发又“回来了”,没等我开口,妈妈就笑着说:“刚才在门口那家美容院染了发,以前看人家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只觉得新鲜,没想到我也赶上时髦了”。妈妈边说边对着镜子梳理着头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