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教学心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17 19:42: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70个字。
《幼时记趣》教学心得 
□李少华 
  第一次教初中,学校安排就《幼时记趣》上公开课,心中难免忐忑,因此课前作了较充分的准备。没想到一堂课上了下来,收获颇丰,很有心得。 
   一、始终做到以读为本 
   一些教育大家更是对读推崇备至。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而朱自清多次撰文如《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了解和写作白话文的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指出课堂诵读得“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还有叶圣陶,他说:“所谓阅读总得读。”他称朗读为“美读”,他是这样说的,“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然而,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有忽视读的状况,就教师方面而言,往往认为只有谈话法能启发学生,读则不能,因而出现了以讲代读的偏向,课堂上读得太少;就学生方面而言,则认为学语文见效慢,于是就不肯花时间读语文,更不会主动去寻找有益的课外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就十分清楚: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四十分钟精心指导学生阅读,引导、激发学生读语文的情趣,使他们逐渐能自觉地读、爱读、会读。 
   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在这一堂课里,我始终做到以读为本。 
   1、预习 一“读”。在布置预习时,就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反复读书,直到读懂文意为止,让学生在课前先有个感性认识。 
   2、范读 二“读”。课堂教学中,在导入课文和介绍作者之后,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首先由我范读文章,也就是叶老所说的“美读”,我尽量地读出我对文章的理解,读出作者的情感,作者的童心、童趣,让学生在我的范读中进一步识记字词的读音,感悟领会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