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70个字。
《幼时记趣》教学心得
□李少华
第一次教初中,学校安排就《幼时记趣》上公开课,心中难免忐忑,因此课前作了较充分的准备。没想到一堂课上了下来,收获颇丰,很有心得。
一、始终做到以读为本
一些教育大家更是对读推崇备至。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而朱自清多次撰文如《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了解和写作白话文的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指出课堂诵读得“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还有叶圣陶,他说:“所谓阅读总得读。”他称朗读为“美读”,他是这样说的,“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然而,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有忽视读的状况,就教师方面而言,往往认为只有谈话法能启发学生,读则不能,因而出现了以讲代读的偏向,课堂上读得太少;就学生方面而言,则认为学语文见效慢,于是就不肯花时间读语文,更不会主动去寻找有益的课外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就十分清楚: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四十分钟精心指导学生阅读,引导、激发学生读语文的情趣,使他们逐渐能自觉地读、爱读、会读。
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在这一堂课里,我始终做到以读为本。
1、预习 一“读”。在布置预习时,就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反复读书,直到读懂文意为止,让学生在课前先有个感性认识。
2、范读 二“读”。课堂教学中,在导入课文和介绍作者之后,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首先由我范读文章,也就是叶老所说的“美读”,我尽量地读出我对文章的理解,读出作者的情感,作者的童心、童趣,让学生在我的范读中进一步识记字词的读音,感悟领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