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60个字。
题 目: 一切从沟通开始
单 位: 广饶县实验中学
姓 名:崔红娟
地 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城迎宾路121号
邮 编: 257300
联系电话: 0546 ——6926102
电子邮箱: chj84410@163.com
一切从沟通开始
—─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我们邻居的小孙子今年五岁了,虎头虎脑的,特别可爱,隔三差五地就往我家里跑。自然,我与他的接触就比较多。我经常逗他玩,他也和我特别亲,对我的话,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而我的小外甥女今年也四岁了,平时跟着她爷爷奶奶住,有时星期天来我家,我哄她玩,教她读诗、画画,想和她搞好关系,可是效果却极差,不但我教的东西她记不住,而且还经常不愿理我。
这让我非常疑惑:两个同龄的孩子,在邻居的小孙子身上,我的教育效果出奇的好,教什么成什么。而另一个呢?是我自己的小外甥女,本应该和我更亲近些,可偏偏教育的效果却不那么理想?原因何在?我想,应该在于沟通,在于交流。
对于邻居的小孙子,他即便是不来我家玩,也是天天见面的。我们两家只有两米的距离,有时,他在楼下玩耍,我上下班时也会逗他玩。他与我,可以说是相当熟悉的,所以,我说的话,他就很容易接受,因为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的陌生感。而我的小外甥女呢?由于跟着她爷爷奶奶,平时见面的机会就要少得多,交流与沟通就不是那么到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还没有真正的达到心灵的沟通。很自然,我说的话,她就不太愿意听,即便是听了,也老记不住。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许多老师会感到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老师的话,为什么在有的学生那里成了耳边风?当然,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缺乏师生之间的真正的沟通。
教育,说起来复杂,但其中的道理也并不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功的教育是建立在真正的心灵沟通基础上的。教育就是在这种心灵的沟通之中实现的。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到底有多少时间是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度过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有的老师,课一下,就离开了教室。也就意味着学生难以见着他的面,直到第二天上课。还有的,即便是在上课时,也很少与学生之间有真正心灵上的沟通,他要么“一言堂”,一个人包打天下;要么象征性地让学生举举手,发发言,最后,仍以他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东西作为唯一的答案而“定乾坤”。更有的,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如果提出不是他预先设计好的问题,他就会给予断然的否定。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的嘴给堵上了,从此,课堂上就只有一种声音,一个腔调。
古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的是,要想学好写诗,不仅要在“写”本身下工夫,更要打好坚实的各方面的功底,要有雄厚的基础。今天,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要求得教育的理想效果,功夫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