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0字。精品短文多篇
珍惜
文:杨德刚
据说,一个人朝另一个人由衷地微笑,需要调动三十几块面部肌肉;一个人鼓足勇气对另一个人说声:“我爱你”,至少要消耗三只苹果所能提供的热量;而当一个人决意遇见另一个人并与之白头偕老,则需要花费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来等待,还得用掉六七十年的岁月才会最后完成。
据说,一个人一生所流出的汗水与泪水所包含的盐分足够为亲朋好友做出几十道大菜;一个腿脚健全的人一生中要走的路,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七十圈以上;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生伴侣的可能性只有五十亿分之一……
如果我们把很多看似平凡的事物都看成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便会加倍珍惜。
掩卷遐思:珍惜,是幸福的秘诀。
发誓
文:林清玄
一个遭到女友抛弃的青年来找我,说到他女朋友还活得好好的,感到忿恨难平。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我们在一起时发过重誓的,先背叛感情的人在一年内一定会死于非命,但是到现在两年了,她还活得很好,老天不是太没眼睛,难道听不到人的誓言吗?”
我告诉他,如果人间所有的誓言都会实现,那人早就绝种了。因为在谈恋爱的人,除非没有真正的感情,全都是发过重誓的,如果他们都死于非命,这世界还有人存在吗?老天不是无眼,而是知道爱情变化无常,我们的誓言在智者的耳中不过是戏言罢了。
“人的誓言会实现是因缘加上愿力的结果。”我说。
“那我该怎么办呢?”青年问我。
我对他说了一个寓言:
从前有一个人,用水养了一条最名贵的金鱼。有一天鱼缸打破了,这个人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站在水缸前诅咒、怨恨,眼看金鱼失水而死;一个是赶快拿一个新水缸来救金鱼。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
“当然赶快拿水缸来救金鱼了。”青年说。
“这就对了,你应该快点拿水缸来救你的金鱼,给它一点滋润,救活它。然后把已经打破的水缸丢弃。一个人如果能把诅咒、怨恨都放下,才会懂得真正的爱。”
青年听了,面露微笑,欢喜地离去。
我想起在青年时代,我的水缸也曾被人敲碎,我也曾被一起发过誓的人背叛。如今我已完全放下诅咒与怨恨,只是在偶尔的情境下,还不免酸楚、心痛。
心痛也很好,证明我养在心里的金鱼,依然活着。
掩卷遐思:不要对生活给予你的不公心存怨恨,尽快将它忘却吧!只有不断在抛弃烦恼,生活才会每天向你展露它最灿烂的微笑。
记住恩惠
有一次,吉伯和马沙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于是,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两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于是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不久,他们旅游回来了,有人知道这事后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道:“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晴空万里。
广告和微笑
文:今文
我和一个长辈走在大街上。街头路边站着很多散发广告传单的人,他们机械地重复着一个动作。
跟往常一样,当一个小伙子把粗糙的广告传单递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拒绝了。我不认为那上面的内容对我有半点用处。而身边的长辈,却笑吟吟地接过那片纸,还说了一声“谢谢”。
我说:“您太客气了,要这些纸有什么用?您还谢他们。”“要谢的,”他说,“也许这些东西对我来说,真的没有什么用。但是我接过来,不只是对他们自食其力的劳动的赞同和认可,更是给了他们希望。”
寒冷的街头,我为自己的冷漠和渺小而感到羞愧。我把“接过来”仅仅看成一个简单的动作,而这个长辈的一句“谢谢”,却蕴含了博大的关爱和细腻的理解。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能时刻不忘在每一个看似平常的举动中,倾注善意、真诚、尊重、爱心。
从那以后,我总是微笑地接过广告传单,并回一声“谢谢”。
青豆药丸
文:可可
吉姆为了上大学的费用,一直照顾一位独居的老妇人,老妇人经常失眠,需要安眠药才能入睡。一天晚上,老妇人来敲吉姆的门:“吉姆,很抱歉打扰你,我的安眠药吃完了,我睡不着,你有安眠药吗?”
吉姆爽快地回答:“我有,放在楼下,我这就去拿给你。”
然后吉姆到楼下食品室去拿了一颗大青豆。
他回到楼上说:“这是一颗特大号的安眠药,很管用,把它服下吧。”他知道老太太的视力不佳,无法辨别青豆跟药丸。老妇人服下这颗“药丸”,而且睡了她这一生当中最美好的一觉。从那天开始,她每天要求吉姆给她那种“特殊”药丸。
一种思想如果进入心中,就会盘踞成长。我们的人生有时候也需要一种特殊的药丸来给我们支撑。
黄金距离
文:刘昌宏
如果将生命划为十分,前面的九分都是在聚积火焰,最后一分才是释放光芒——
一位万米长跑亚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比赛只有九千米多好,因为,那时候我一直在领先。”
前九千米是争夺,最后一千米才是产生冠军的黄金距离,体育比赛如此,我们的生活亦相同。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做一道十步几何论证题,前面的九步都是必然的推理,只有到最后一步,答案才会水落石出。
如果你是一名学者、文学家或数学家、音乐家等等,一生十分之九时间都可能是在不断钻研、摸索、痛苦、彷徨中度过,只有在最后十分之一的短暂时光里,才恍然大悟,炼就成晶。
成败胜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最后时刻的努力与否。人之初,起跑线都平齐地压在脚下,但最终奔跑的结果却是有先有后,有喜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