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00字。心灵的绳索——作文讲评
ljr834834
作文内容——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举行一场特殊的短跑比赛。在本来很平坦的赛场上,每隔几米拉上一根长长的绳索作为障碍。在正式比赛之前,所有的参赛者被召集到赛场上,让他们参观熟悉一下场地,也可以在上面预习跑一跑,找到感觉,以便找到绳索的位置,做到心理有数。然后,所有的参赛者被领进一间屋里,全部蒙上双眼。等正式比赛开始时,心理学家撤除了赛场上所有的绳索,并告诉参赛者,地上已经没有障碍物,他们可以放心地去跑。可等发令枪一响,所有的参赛者都小心翼翼地跑着,生怕绊着他们想象中的绳索而摔跤。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实验的?请以“心灵的绳索”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一、【提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困难和障碍,往往不是来自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而是产生于我们的内心,是我们内心深处那所谓的传统、经验和习惯,造成了我们心灵的恐惧,是恐惧的绳索捆住了我们前进的手脚。只有解除心灵的绳索,让心去飞,才能载起我们的人生,突破重重障碍,实现人生的飞跃。
传统观念//落后的思想//不健康的心理,如自卑,自大,恐惧等//经验//习惯
二、议论文结构——并列式
这种模式最适合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简单易学的,但要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肯定是要有论点,不仅要有中心论点,而且还要有分论点。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
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一)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开头,并进行分析评价
在历代雕像中,唐人的雕像一看便知。他们目光放达,步履豪迈,一种无所畏惧的形象全然显现在脸上,在唐人眼中告别是常有,因此有了“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气概。而宋人的雕像相比之下,就显得较矮小,在宋人看来,离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有年事已高的老母,有还未成年的孩子,有着太多牵挂,于是有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悲伤情调。
比较前后两段开头,看看哪段好,为什么?
我喜欢盛唐的恢弘与雍容。你看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阔大境界,你看那“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情怀,你看那“大漠孤烟直”的雄浑苍凉,无不尽显唐人放达的吞吐与坦荡的舒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即便是分别,也显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潇洒襟怀。
随后的宋人就显得比较“矮小”。太多的离别,太多的伤春,太多牵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弥漫着太多的“放不下”。“剪不断,理还乱”,那一江春水啊,又岂能载动李清照们的“许多愁”?
何不挥刀斩掉束缚心中的一切绳索,做一个放达的人。
(二) 摆出论点的方式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如: 恐惧总会迷乱心智,即使是强者,在恐惧面前也会变得很渺小,那种高大威武的形象,也会蒙受耻辱的悲哀,自乱阵脚,而最悲哀的莫过于那种虑幻的意识——心灵的绳索。
1、 语句简洁2、观点鲜明3、紧扣话题
二:故事引入
如:“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扑过去,不但没有咬到小鱼,反而头部受了重伤。食鱼的欲望促使它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进攻……多次的进攻都失败了,它便失去了信心,就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再将玻璃板拿开,可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最后活活地饿死了。
鳄鱼受习惯的影响,死于习惯。我们人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在自己的一生中,总是竭尽全力地企图避开那些妨碍自己前进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