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40字。
2007年青岛市高三三月模拟考试作文分析及范文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
㈠分析材料,把握要素特点,明确材料含义。
人说“黄金有价瓷器无价”,珍贵的瓷器,给人们的感觉是精致、细腻、光洁、古朴、端庄、恬静等。总而言之,给人美丽、高贵、典雅的印象。而破布、废纸,破烂不堪,看起来毫无价值,两者似乎毫无关联,风马牛不相及。两者放在一起,让人感到非常不般配、不和谐。但实际上,在运输过程中,将瓷器用破布、废纸包裹起来,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从而保护瓷器免遭破损,在这里,看似一文不值、累赘无用的破布废纸却派上了大用场,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自身潜藏的价值。
归纳要素特点:
瓷器:精致、细腻、光洁、古朴、端庄、恬静、美丽、高贵、典雅
破布废纸:看似一文不值,累赘无用,低贱、卑微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让我们反思,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悲剧。要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必须弄清关键词的喻义,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全面理解把握材料。
瓷器:指现实或理想中美好的人与事。
破布废纸:指低贱卑微看似无用、累赘,不合时宜,不合时代潮流,实则不可或缺,为人生社会保驾护航,能够保证健康发展的人或者事物、品质。
分析到这一步,我们明白材料意在告诫我们:不可短视:人生不能忽视、抛弃像破布、废纸这样的品质能力。 社会不能忽视抛弃这样的群体、传统。
㈡多方面提炼二元关系:
提炼二元关系要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从两个要素具有鲜明对比的特点入手:
1、 高贵与低贱(卑微) 高贵离不开低贱(卑微)
从要素的表象与本质入手:
1、 无用与有用
2、 看似无用实则有用
3、 看似累赘与至关重要(身价不菲与一文不值)
因材料要素具有比喻意义,因此,在深刻理解二者特点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相似联想:
有同学直接用:瓷器与破布 正确但没有什么亮点。
相似联想:
莲花与污泥(鲜花与牛粪)
鲜花与泥土
英雄与群众
雕像与底座
封面与封底(人们容易注视精美的封面,而忽视朴素的封底,需知缺乏封底的图书也是不完整的)
㈢延伸拓展,深层挖掘
繁华热闹和谐文明的城市离不开卑微、低贱像骆驼刺一般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生活在城市边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