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30个字。
一堂失败的语文课(《竹影》)的启示
徐立君
《语文建设》2007 年第11 期
一、背景介绍
今年年初,我上了《竹影》一课,引起很大争议。评课专家尖锐地指出:这堂课,连文章主旨都把握错了。我开始很委屈,觉得自己是依据教材教参去教的,而且,查阅的很多资料也和我的看法一致。但在专家的启发下,我再次审视这篇文章,发现自己真的错了,不只是主旨搞错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教学观念错了。
二、案例回放
(一)教学目标
1.概括内容,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
2.品读、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品读、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品读、积累生动形象的描写语言,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
(四)教学过程
一看,引出童趣:看漫画,简介作者。
今天,我们有幸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
二读,感知童趣: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内容。
三议,解读童趣: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你觉得文中哪些描述最生动地表现了童真、童趣?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适当做一些圈点批注。
提示:1.他们做了哪些游戏?2.他们发现了什么现象?3.他们向爸爸问了哪些问题?
四寻,欣赏童趣: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充满童趣的游戏中。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美、最富有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并简要说明理由。(小组讨论)
提示:这些语句可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触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可能使用了准确生动的词语,引起了你的深思;也可能是文中描绘的情境引起了你的共鸣……都可以找出来谈一谈。
明确示例:“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长音阶”常用来表现明亮、欢快的调子,“短音阶”常用来表现暗淡、忧郁、清冷的调子。这样形容正符合暖色到寒色的光的变化,即由阳光到月光。“光景”本应是视觉感知的,“长音阶”“ 短音阶”是听觉感知的,这里用了通感的手法,也就是把诉诸视觉的东西写成听觉感知,意境很美。
五说,体验童趣: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涵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那么在你童年的游戏中,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艺术体验呢?说一说,与大家共享。
三、教学反思
回想这篇课文的备课过程,我深切地感受到:做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