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70字。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上海市洋泾中学 董鹏
教学目标
1.领悟课文所倡导的读书之道、做人之理。
2.学习课文融读书之道、做人之理于真挚的感情、鲜活的事例、质朴的语言之中的写法。
3.了解书信体散文的特点。
说明:
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在对前人的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借鉴人生智慧,聆听生命感悟是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贾平凹的这篇散文凝聚着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思考,向读者提供了这样可资借鉴的智慧。作者告诉小妹:在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与价值导向中,如何升官发财、扬名天下均是次要的,读有益的书,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显然,作者这里已经越出了一般家书的私语层次,而上升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优秀人文传统的一种捍卫与坚守。而这,亦不仅仅是作者对小妹的教诲,也是作者面对世纪末精神状况持续沙化的中国社会所作的一种价值宣言。在当今功利化的读书行为依然强势的时代,这篇散文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引领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读书、做人之道是本文的教学目标之一。
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极具美学风格的古典书信体散文几近销声匿迹,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借助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书信体散文的特点,学习书信体散文的写法,责无旁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领会课文倡导读书之道、做人之理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2.重点:探讨本文感人至深的深层次原因:感情真挚,事例鲜活,语言质朴,说理深刻。
3.难点:感受贾平凹兄妹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苦难经历、手足深情、读书乐趣。
说明: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四点:认读知识、经验阅历、方法策略和阅读环境。就本文来说,阅读环境可以通过课堂创设,字词理解没有障碍,高中生的阅读方法也足以精读本文,而学生与文本的最大的距离产生在经验阅历上。首先是事隔20余年,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恍若隔世,无法感同身受,再加上年龄上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位低而人品不微,贫苦而志向不贱”、“立身难,立德难,立文难”等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其次,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兄妹感情、手足之情比较淡薄。因此对文中“在家时,逢小妹生日,兄总为你梳那一双细辫,亲手要为你剥娘煮熟的鸡蛋”等语言难以有深刻的体验。而且学生中单亲家庭较多,情感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势必加大“探讨本文感人至深的深层次原因”的教学难度。再次,上海处于全国发达地区,学生家庭一般比较富裕,学生本人一般没有经历过苦难的生活。因此对贾平凹兄妹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苦难经历、手足深情、读书乐趣难以深刻体会。因此教学上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老师要解决的重要难题,这也是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