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分析与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2/17 16:40: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10个字。
(人教实验版)《短文两篇》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分析与练习
《短文两篇》
学习任务:
1. 扫清语言障碍,熟读成诵,摘录名言警句。
2. 学习读书方法。
3. 体会语言的特点。
简介作者: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17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实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少年时代已才华出众,12岁进剑桥大学。1596年受聘为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后因受牵连蒙冤而脱离政治生涯。其后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写出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被黑格尔赞作“充满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1626年他在进行一次科学实验时,受寒致病,不治身亡。代表作有《培根论人生》。
马南邨(1912——1966),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有作品集《燕山夜话》。马南邨是笔名,他原名是邓拓。
作者轶事:
1621年,培根由于一次宫廷阴谋的牵连被指控贪污受贿。不久高级法庭对他作出有罪判决,并将他逐出朝廷,永不起用。对于此案,培根承认自己确曾收受礼物,但不承认自己由于接受馈赠而枉法。他认为自己“是50年里英国最最公正的法官之一”,同时又认为对他的审判是“两百年来英国国会中一次最公正的审判。”培根这番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他用这种矛盾的陈述暗示了当时英国宫廷中贿赂成风的腐败政治情况。在此案结束后,培根即脱离政治生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
词语积累:
藻饰:华丽的辞藻修饰。
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去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或说话枯燥无味。
不求甚解: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含贬义)。
默读课文,谈谈课文中的哪些语言使你感触最深?
比如:“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从头读到尾的。要读的书太多了,需要根据书的价值来判断如何去读。但这就要求我们起码能够鉴别书的价值,这需要“眼光”,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