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类阅读专题——分析综合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8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2/27 18:16:0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2张,附带教案。本课件巧抓“分析结构,理解主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针对学生对此考点的疑惑,结合2007年高考题,实战性强。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
江苏省盱眙中学  刘立江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主题”考点。
2.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主题”考点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节课我们对07的考纲和08的考纲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了解了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与07的不同,同时我们也对08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有了清晰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专题,去揭开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神秘的面纱。
二.考点解说
一般说来,用来检测考生阅读能力的文章,不论是哪类作品,都有明确的思路。所谓思路,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脉络、路径。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路径。能否把握作者的思路,是阅读能力高下的标尺。而思路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事实上,文章的思路就隐含在文章的结构之中,一篇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谋篇布局等,准确的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
既然作者写文章是“思必有路”,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必须走进作者的思路,跟作者的思路走,如果读者不能如此,则表明读者的阅读理解是有一定障碍的。
事实上,命题的考查往往是将文本的结构与文本的主题结合在一起考查的。
三.考点指津
   1.概括作品主题:⑴概括段意或层意的方式;(07江苏卷)
⑵寻找、摘取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观点的句子;(07广东卷)
                   ⑶明确作者在文章中的感情倾向。(07广东卷) (07江苏卷)
学生回答文章主题,然后简单陈述理解的过程,教师总结投影上述内容。
2.分析作品结构(方法:教师讲解)
  ⑴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这是解答阅读题必经的第一步。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而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在做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住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弄清文章的段意、层意,这样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⑵根据散文这一文体的结构特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感情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文章内容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等。
⑶注意找出中心句。一篇文章,找到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把握了文章的思路。一个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可以弄清这个段落的层次结构。文章中还有一些过渡句、提挈下文的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