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80个字。
七年级作文全期教学计划
摇不动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是个语文整体水平不高的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低下,从上小升初成绩来看,结果不尽人意,学生们还是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缺乏自己的独到见解;认识事物过于肤浅;缺乏写作技巧,多用概述的语言,如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等不能灵活地使用;学生的见识面太狭窄,想像力欠丰富;用语欠丰富,内容空洞。但值得欣慰的是:该班还是有少部分学生的写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邓铃、连倩、陈蓉、张智雯、谢方敏、邱宪桃等,这些学生所写文章思路开阔、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富有表现力。该班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的热情,为数不少的学生畏惧作文,语言文字功底较差。说话时词不达意,格式不规范,字迹潦草,字数达不到要求等。因此作为起始年级的学生,教者要引导他们入好门,一定要端正其写作态度,激发其写作欲望,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力求在格式、语言、审题、立意、选材上多指导学生,多对学生习作进行评讲,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有所提高并享用终生。
二、教学设想:
1.因为教师的期望值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值之间存在落差。所以教师要从鼓励原则出发,对教学评价(如口头评价、分数等级评价)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在学生的心里,还是喜欢写作,希望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事实上,许多学生已能领略到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所带来的快意,以及完成一篇文章后内心所产生的成就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更好地激发其写作的兴趣.
3.写作目的性关系到学习心态、努力程度和作文成就。以应付作业为目的的学生懒于在写作上进行主动探索,其作文水平可想而知;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生较拘泥于范文的框框和任教教师的评价,热衷于写缺少灵性和创意的所谓“考场作文”。教师有必要对这两类学生加强写作目的性的教育和引导。
4.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能不令人关注和焦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 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显然达不到要求。正是由于课外阅读量的不足,知识积累“贫血”,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的思路拓展、选材和表达。所以教师要在课外阅读上下大力气.
5.大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读书摘录和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而读书摘录和写日记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读书摘录以阅读感悟为基础,有助于加深记忆、促进素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是信息输入的有效学习过程。学生们读书不足,当然摘录也少;同时,习惯的养成还有赖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写日记以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为基础,有助于激发思维、激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