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小题,约10050字。
宁波效实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末卷共18小题,共54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巉岩 谄言 馋涎欲滴 胡搅蛮缠
B.觳觫 夙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
C.悼念 泥淖 绰绰有余 掉心轻心
D.憔悴 淬火 猝不及防 出类拔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鄙夷 备受青睐 出奇不意 于我心有戚戚焉
B.联袂 气喘吁吁 竭泽而渔 闲话休题言归正传
C.删略 素不相能 明火执仗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D.通谍 刮目相看 察言观色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 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②在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自力更生 新水源,采取人力、畜力换班,机器不停的办法,昼夜抗旱灌水。
③ 发展得这样快,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加倍工作,才不至于落后啊!
A.清静 开拓 时势 B.清净 开辟 时势
C.清净 开辟 时事 D.清静 开拓 时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智利队在失去了萨莫拉诺之后已沦为南美洲的烂队,但烂船也有三斤铁,其主帅放
出三球大胜中国队的狂言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毕竟亚洲水平要比南美洲低几个档
次。
B.汉代石刻往往因材施艺,通过独特的雕刻技巧,追求一种雄浑博大的气势,因此常
给人气宇轩昂之感。
C.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成”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方的参观者介
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出人意料地,今年的3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B.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大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C.这首极写生离死别的作品,从词人的创作动机到词的内容,都充满着梦幻和现实的
矛盾。
D.科技世界的同志对这一问题表示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据北京飞探中心主任朱民才介绍,所谓近月制动;就是让在地月转移轨道高速飞行
的卫星减缓速度,完成“太空刹车减速”,建立正常姿态,进行环月飞行。
B.是什么导致盛大从巨亏到巨赢?业界和媒体普遍认为,是盛大对于商业模式上的
大胆创新,也就是采用“免费”的“CSP模式”。
C.“如果他懂我们的话。”父亲重复说并通过闭上双眼接受妹妹认为这事不可能的邪念,
“那么倒也许可能和他达成一个协议。可是这……”
D.尽管如此,还有更多的苏北地方官员跑到苏南、浙江,央求那里的工厂赏脸,他们
已经准备了土地、开通了道路,甚至为前来投资办厂的老板摆平了不满的群众。
7.对下列文学赏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国时期,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最早的历史著作《左转》《国语》《战国策》、学术思想著作《孟子》《庄子》《韩非子》等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B.《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先河,由西汉刘向搜集整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录而成。
C.小说作品中,《阿Q正传》《围城》《镜花缘》的作者分别是现当代的鲁迅、钱钟书和清代的李汝珍。
D.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间喜剧》是他所有的作品集,《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世界文学长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大洋传送带”
“大洋传送带”是一种全球性的温度、盐度循环系统。又称为“温盐环流”。高盐度的低温海水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返回赤道,一直到达环南极,它在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上升至海水表层,流向北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太平洋,汇合成一支温暖且盐度低的洋流,自然带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部,最后到达大西洋一直向北,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流。其中,在北大西洋海域,海水表层向北,深层向南的传送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断地将低纬度地区赤道附近的热量和盐度低的海水带到中高纬度的海域,从而缓和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变化,维持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大洋传送带”的循环依赖于海水中温度和盐度的差异,而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它的运转。因为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冰川融水和降水的大量增加,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暖化,这就削弱了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度和盐度差别,进而使得“大洋传送带”衰减,甚至可能停滞。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庞大的洋流循环系统就会崩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急剧变冷,并导致整个地球气候发生紊乱。
古气候学家认为,在地质史上,“大洋传送带”的停滞影响全球气候的情况早有先例。约12900年前,当时正值冰期后期,全球气候逐渐回暖,但这一变化趋势却被突如其来的持续1300年的寒冷期打断,后称这一时期为“新仙女木”时期。研究发现,在”新仙女木”时期初,北半球大陆地区的平均温度曾剧降7℃,而在此时期末又陡升10℃。科学家普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