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20字。花”香“蝶”自来 题好一半文
近年来出现的高考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大多有“题目自拟”的要求,而且在高考评分标准“作文项”的[说明]中有这样的规定:“没有题目减2分,题目不恰当减1分。”我们在平时的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常常发现,学生拟题不当或随便拿话题做文题的现象屡见不鲜。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的第一个接触点,是作文让阅卷老师产生“心动”的第一亮点。因此,对作文的拟题训练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一个有磁性的题目应具备哪些特点呢?
首先是“简”,即文字简约而能涵盖文章的内容;表达简明而不致出现歧解。一般而言,字数以十个字以内为宜。其次是“当”,即用语确当,能准确达意;题体得当,记叙议论各得其题。再次是“新”,即造语新奇,戒陈词滥调;角度新颖,戒落入俗套;形式新异,戒呆面目、死鱼眼。最后是“文”,即讲究一点文学性,增添一点文雅气,如果再能涂染上一点文化色彩,那当然更是求之不得。
具体拟制时,可借鉴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巧用辞格拟题
修辞手法具有增强语言表现力的天然优势,它在作文中的作用之重要,犹如电脑鼠标的右键。在作文行文时,使用修辞方法可以使我们的作文语言显得生动、形象、具体、文采飞扬、灵韵飞动。同样,如果以修辞入题目,可使作文显得新奇、新颖、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巧用比喻
比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这个作文话题,关键词语是“挫折”与“痛苦”,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这两个词语来拟题,就容易陷入话题本身设置的框束。更为棘手的是,话题所提供的“挫折”与“痛苦”的对举状态,很难在题目中圆融。于是有的考生只好拟出这样的题目:《当挫折来临时》、《从容面对挫折与痛苦》、《战胜挫折与痛苦》等。这些题目虽然没有脱离话题的要求,但是一副平庸的面孔,难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而为人们所称道的四川考生满分作文《风,可以穿越荆棘》,其拟题就堪称典范。“风”与“荆棘”,本是大自然中极为常见的两种事物,却被作者拿来作为“生命”和“挫折”譬喻;中间再用“穿越”一词绳贯,使得话题所蕴涵的“遭遇挫折时要战胜痛苦”的命意,得到了完美的落实。这种譬喻方式不但使话题所蕴涵的比较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更为重要的是给我们的思维定势荡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用比喻来拟题如以“镜子”为话题,可拟为《心是明镜台》;以“失败”为话题,可拟为《失败不是生活的毒药》、《失败是一门必修课》;以“理解”为话题,可拟为《理解———一把打开思想冰封的钥匙》;以“宽容”为话题,可拟为《宽容———社会和睦的良药》;以“真情”为话题,可拟为《真情———心中永恒的山茶花》。
2、巧用拟人
用拟人来拟题这种方法使题目显得亲切自然。以“诚信”为话题,可拟为《诚信“漂流记”》;以“环保”为话题,可拟为《树的“叹息”》;以“幸福”为话题,可拟为《与幸福有个约会》;以“挫折”为话题,可拟为《挫折———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我与挫折的亲密接触》;以“友情”为话题,可拟为《友情树,我成长的伙伴》;以“烦恼”为话题,可拟为《请你不要来敲门》。
又如《都是答案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