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70字。
运用排比引用辞格 打造生动亮丽文章
纵观近几年的语文高考优秀作文,笔者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是语言流畅文笔老到或者文采斐然的文章。由此可知,高考作文突出了考生的语言文字功夫。然而,语言功夫主要是靠长期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高三学生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争取让自己的语言功夫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在作文上取得较高的分数呢?笔者认为可以用排比引用句来充实文章,让文章生动亮丽起来,从而获得高分。
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 “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辞格。在所有的修辞格中,排比、引用是最有效的方法。这里先说说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几个句子连起来,就构成排比句。它可由词组构成,也可由句子构成。它可以句与句之间构成排比,也可以段与段之间构成排比。它既可以用来议论,也可以用来抒情、描写。在各种修辞中,它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读起来酣畅淋漓。很多考生善于在考场上使用排比句,使文章文采飞扬,获得高分。优秀作文中排比句比比皆是。如2007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秋实》: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
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伯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己暗淡灰黑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射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这篇文章以拟人的形式开头,然后用排比句陈述思考的结果,接着又用一个对偶句抒发感情,巧妙地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自然而亲切,毫无雕凿的痕迹,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中。在整个文章的表达过程中,作者使用了不少的排比句和对称句,就使这些句子不是一种孤立的呆板的东西,而变得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了。
排比句不但可以单独运用,还可以与其他句式综合起来运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对称排比句。
是将对称句与排比句综合运用的一种句式。通常的对称句,是指整句,它强调的是结构对称美,常见的如对偶句等。对称排比句因为极为简洁,概括力极强,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对语言的驾奴能力。
如2006年安徽卷《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