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幽默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论幽默艺术在班级
管理中的运用
南京29中凤凰校区 朱友林
摘要: 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中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艺术是丰富多采的,本文拟从幽默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入手,塑造新型的师生人际关系,创建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促成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 幽默 师生关系 平等对话 和谐
没有幽默的生活,则是一潭死水;没有幽默感的老师,是一尊雕像。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会使师生关系倍加融洽,会使班级管理锦上添花。
——题记
常听有的老师说:“如今的学生,有的你越批评他,他越不听,批评后他还是我行我素,更有甚者,你批评他,他还有反感情绪。”确是如此。从教几年,我就当了几年的班主任,深深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在家娇生惯养,家长对他们百依百顺。其中有些人把这种习气带入学校,对这些人的不良习惯,如果在全体同学面前始终板着面孔大声斥责,其结果一定会适得其反:阳奉阴违甚至于师生反目成仇。如果不当面批评,又不能引起他和学生们的注意。那么,如何处理得恰如其分,让学生高兴地去接受你的意见呢?我的做法是:不妨幽它一默。
什么是幽默?幽默是一个外国字的译音,正像“摩托”和“德谟克拉西”等等都是外国字的译音那样。 为什么只译音,不译意呢?因为不好译——我们不易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字,完全能够表现原意。成为词条后,字典是这样解释的:“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幽默而上升为艺术,当然是一个不太容易说得清的领域。我这里得把它界定为班级管理中师生平等对话以达成交流,促成进步,生成最佳教育效果(积极意义上)的手段之一。关于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多见诸报章,此不赘述,单就其在一定程度上于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确立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实现平等对话
传统师生关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模式,教育者或教师处于管理者、监督者的地位,学生自然就是被管理者。在这种关系模式下,受教育者更多的是唯师命是从,其个性和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极大地制约了教育的功能,甚至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师生关系紧张成为当代一些国家教学的社会特征” (《国际教育新理念》P51) 。1971年出版英国出版的《当代心理学》刊载了一篇题为《黑板悔罪所:很难说中学不是监狱》的文章。该文尖锐地指出,学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