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0张,教案约3390字。
借你一双慧眼
——北师大版“发现并歌颂生活中的美”写作导引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江南中学 谢辉根
【写作指导】
发现并歌颂生活中的“美”,这是近年来中考作文考查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写作主题。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课改区中考作文就要求学生拿起笔,写出自己发现美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发现的欣喜和快乐;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题“____也美丽”、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作文话题“美就在身边”、2007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作文题“ 真美”等,也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歌颂生活中的美。
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怎样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呢?首先要热爱生活。生活中的不顺常常使我们心情沉重,情绪低落,于是“美”在我们面前隐去。如果能够调整心绪,使自己愉悦起来,再来看生活,你会突然发现原本不觉美的东西,竟一下子美了起来,记住:在乐观者的面前,美是永存的。其次,睁大你的眼睛。对于愿意发现美的人来说,美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关键是要善认真观察,细细观赏。只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培养发现的意识,你就能捕捉事物的裸露之美和洞察事物的隐藏之美。
“发现并歌颂生活中的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写作主题。写作一般不会出现审题错误,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文质兼美的的文章才配得上这个主题。立意的重点在于“发现”与“歌颂”,在这里,“发现”既指观察、思考、领悟,更指发掘、审美;“歌颂”则体现为欣赏、赞美的情感体验,是“发现”行为的结果。所以,“发现并歌颂生活中的美”,既是一次写作活动,更是一次审美经历。
构思时,不妨分两步走。首先是确定审美的对象。美无处不在。物质之美、精神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感官之美、内在之美,生活中的美俯拾即是。调动你的积累,直接的、间接的,选择并锁定你最了解的、印象最深刻的、感受最鲜明的审美对象。其次是提炼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要用审美的眼光和标准进行体察和鉴赏,对“美”作出心灵的“发现”与“歌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的材料可能是大家熟悉的,但你的感受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要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不一定太深,但角度一定要新、奇。熟悉的地方有风景,平凡的事物见伟大,妈妈的唠叨最悦耳,朴实的乡音最动听。写作就是一种激发,就是一种唤醒。一朵花、一句诗、一件艺术品、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表情都可以成为你提炼主题的触发点。切忌泛泛而谈,大而无当。切口小、角度新应该作为话题作文构思的法宝。
另外要注意的是,“发现并歌颂生活中的美”是写作主题,并不是题目,作文拟题切忌拟成像“谈‘美’”“感受‘美’”这样的题目,题目太大等于没有拟题。
【佳作展示】
读 黄 昏
文 / 刘永福
我踏着斑驳摇曳的树影,来到黄昏的世界里,拜读着白昼的最后一页,领略阴阳和谐的交替。(“读”本身就有观察、鉴赏、品味、思考和探求之意。)
我接受了夕阳这位老人慈祥目光般的温厚的爱抚,听到了大地休息前微微的叹息,我读出了黄昏的殷实、空灵、冥蒙、哲理和情思,带着大自然丰富的余韵。
啊,这天与地之间的启示录,远古和今天的书籍,大自然的音乐!你是多么的美妙、庄严而深邃!
我带着一天的劳累的充实,带着全部生活的情愫,带着百读不厌的饥渴,读着夕阳,读着彩霞,读着浓密的树阴和篱影下淡蓝色暮霭,读着红黄杂陈横贯天地的西天的文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