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9880字。辽宁省大连市2008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
语 文 试 题
说明: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总分150分,时间
150分钟。
2.试题全部答在“答题纸”,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弥(mí)补 悚(sǒng)然 豺(cái)狼 崭(zhǎn)露头角
B.追溯(sù) 穴(xuè)居 谲(jué)诈 济济(jì)一堂
C.轻佻(tiāo) 饿殍(piǎo) 剔(tī)除 轧(gá)朋友
D.附(fù)和 篡(cuàn)位 枕藉(jì) 不假(jiǎ)思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媒妁 猖獗 精力不继 风声鹤戾
B.不妨 厮杀 改弦更张 炯然不同
C.鄙弃 根究 惊魂甫定 不为已甚
D.怠慢 耽搁 碌碌饥肠 光风霁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一个人若是在生活中感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 ,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经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 了。
(2)毕加索也是这样一位大艺术家。他在60岁学习版画,70岁学陶工,他那永不 的追求艺术美的热情令人叹服。
A.迹象 麻木 枯竭 B.征候 迟钝 衰竭
C.征候 麻木 枯竭 D.迹象 迟钝 衰竭
4.下面词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或“贯穿性”,使学生能够闻一知十,一通“百通”。
B.在拍武侠片《七剑》中“尸横遍野”的场面时,大导演徐克常常以身试法,恨不得示范每一个人“死”前的挣扎。
C.人生有如登山,要这山看见那山高,这就是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
D.张强拿着一件有刘翔亲笔签名的运动衣说:“这件运动衣,我是不会轻而易举出手的!”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甘井子区旅游局还表示,要做大做强岔鞍村樱花节、营城子民俗文化节等传统活动项目,办好办精农家乐厨艺比赛等特色活动。
B.因为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所以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出世而又入世的。
C.曾国藩一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功过是非,在我国史学界也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
D.庄子辞章之美,来源于思想的自由。庄子所追求的是自由无碍、自然无待。
二、(9分,每小题3分)
为应对全球变暖,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些奇招。这些奇招游走在气候科学的边缘,一直备受非议。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多名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家也认为应严肃看待这些给地球降温的奇招,以作为应急之用。
地球上约50%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完成的。增加浮游生物的数量对减缓全球变暖有利,铁能让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加速繁殖和生长。美国海洋学家马丁提出一项实验设想:给太平洋或大西洋“补铁”,即在海洋某些区域倒入大量铁屑,为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增加铁源。新西兰在2000年组成了一支科研队在南太平洋中投入大量铁屑,然后用卫星跟踪观察。在投放铁屑约六周后,卫星发回的照片表明,在铁屑投放地点形成一条长达150公里的壮观的绿色浮游生物漂浮带。这证实投放大量铁屑确实具有促进海洋浮游生物繁殖的效果。
研究表明,要解决目前的气候变暖问题,只需把太阳光遮挡掉3%即可。英国科学家罗杰•安吉儿希望在地球轨道上安置小型透镜,以使太阳光偏离地还需。根据安吉儿的计算,大约需要上万亿个这样的小透镜,每个小透镜的宽度为0.6米,而且非常轻、非常薄。然而,伞面要用薄如蝉翼、厚度只有0.002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