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教案2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27 13:46: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90字。
  《人生的境界》教案
  冯友兰
  教学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第一、二步
  第二课时:完成第三、四、五步
  一、读:默读课文,初识文意,勾划自认为重要的内容。(此一步,旨在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自学能力。)
  二、点拨
  1、教师板书四项学习要点:
  一个主题:
  二个板块:
  三个词语:
  四种境界:
  板书技巧上,先板书一、二、三、四,然后再逐一补充后面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集中学生对问题的注意力。
  2、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一完成上面的内容。
  一个主题: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注意“精神”二字,教师可换成“思想”二字来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个板块:(1~6自然段可看作第一板块,是对四种境界的简要诠释;7~12自然段可看作第二板块,深入阐释引领人达到天地境界是哲学的最高成就。可对第7自然段的过渡作用略作提示)
  三个词语:觉解(了解和自觉)、入世(投身到社会里)、出世(超脱人世)
  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教师可用一句错误的表述“作者认为人生的境界可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加深对四者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理解,明确它们不单是四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四个层次。由低到高,由自然的产物到精神的创造。顺便让学生理解到作者认为的哲学的任务是如何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课堂举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我们坐在教室里读书,我们当属于哪种境界?(既为激趣,又为引导理解四种境界的层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再读课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4、交代下堂课的主要任务:探讨“天地境界”,理解作者观点。(注:第二板块是学生学习本文的难点。)
  三、重点探讨:
  1、复习巩固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引出“天地境界”,并让学生明确:“天地境界”又是作者所说的“哲学境界”。
  2、让学生关书回答:作者认为,人怎样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明确: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可打开书找答案,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记忆程度。)教师在此要及时强调“哲学”“宇宙”两个基本概念,把它跟文章的主题“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一观点联系起来。
  提示:“道德境界”是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觉解,“天地境界”是对个人与宇宙的关系的觉解。作者认为“天地境界”是高于“道德境界”的,是体现为超道德价值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