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说课稿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28 21:00:1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80字。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
  dong20020902
  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由教师的完全主导向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结合发展。为了更好更快的实现这种转变,我以冯友兰先生《人生的境界》的教学为例做一些探讨。我的说课分为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这几个部分。
  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意义和特点
  1、高三是人生的十字路口,而才十七八岁的高三学生面对即将担负的社会责任,难免会对未来感到困惑,对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迷茫。将《人生的境界》放在整个高三语文学习的第一课,无疑对学生的未来具有指导意义。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主体性的作用发挥得越好,思考的越深入,对冯先生的四种境界理解得越透彻,对他自身的指导性也就越大。即学生发挥主体性的程度越高,对他的未来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2、认识冯先生的四种人生境界说有利于了解后面课文中所提到的庄子和孟子的哲学理想和人生态度。
  3、这篇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虽是哲学散文,但语言通俗易懂。学生能够经过思考从浅显的语言中获得对人生的理解,能满足和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中对学生阅读中要能够理清文章思路、能够筛选信息压缩语段概括要点的要求以及学生所处的特殊的年龄段,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目标
  明确文章的主旨,了解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2、能力目标
  锻炼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能对四种人生境界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能结合自己的环境对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行深入地思考。
  根据课文内容,我将本文重难点设置如下
  1、教学重点:①掌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观点。②认识、感悟四种境界。
  2、教学难点:对这四种人生境界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教法设计
  激趣导入法:联系实际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检测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明确文章内容。
  提问法:逐步引导,启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
  讨论法:培养质疑思辨的阅读方法。
  学法指导
  诵读法:熟悉课文,把握重点语句。
  讨论研究法:积极参与,深入思考。
  探究法:提高质疑思辨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