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六中2007-2008学年度高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12310字。宣威六中语文冲刺模拟卷[教师用]
选编 王廷亮 200.5.30
注:此试卷是查阅了大量的名校5月卷才整理改编出来的,其中的大部分题为具有查缺补漏性质的新题型,请认真对待。
第一卷 单选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稍(shào)息 兵荒马乱 唉声叹气 长相厮守 认罪伏法
B.上(shǎng)声 成群结队 变本加厉 信而有征 要言不烦
C.道行(héng) 灰心丧气 可见一斑 急不可待 迫不及待
D.胴(dòng)体 计日成功 元气大伤 揭杆而起 倚老卖老
答案:D.【计日程功 揭竿而起 信而有征:可靠而又证据】
2、下列句子文学常识表述正确,且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定语语序不当,改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原名《左传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他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他”改为“它”,否则主谓不当】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有喜剧、悲剧、悲喜剧(正剧)等不同种类,被马克思赞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而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也有著名的《牡丹亭》问世,其思想性艺术性亦达到极高的境界。
【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或说成“主谓不当”也可,改为“马克思赞誉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或“他被马克思赞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D.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属章回小说。《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水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C
A.据今天的消息,上海对“美眉”、“恐龙”、“PK”、“粉丝”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改为“一石激起千层浪”。】
B.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千载难逢”形容机会难得,不能指人,改为“凤毛麟角”】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畅快淋漓。[形容十分舒畅痛快]
D.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改为“络绎不绝”】
4.下列各句修辞得当、标点也无误的一项是C
A.如果人生是一座瓷窑,那么在瓷器庞大的家族谱系中,童年,是最玲珑精致的一只——绝无仅有的一只!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最易受到伤害与打击的一只。【叹号改逗号】
B.推诿,指责,抱怨,谩骂……,人类为“保护自己”生了满身的硬刺,结果每根刺的戳出都足以暴露丑陋的肌肤。【省略号后边不用任何点号】
C.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空中袅袅的余音,给人无比美好的享受。
D.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讲聊斋故事。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讲到轻松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这时连月亮也探头探脑,冷眼瞧着我们。【月亮“冷眼”同意境不吻合。通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汉服,未必可称“国服”
雷 颐
1、在声势空前的“传统文化热”中,消失已几百年的“汉服”也被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为五彩缤纷的服装之苑增添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此事本来无可厚非,然而,【5、A】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达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价值观念却不能不令人深思;而有人进一步要求将汉服定为“国服”,则期期以为不可。
2、【6、A】“衣服”本来的功能只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但在历史中又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在传统社会,服饰的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历代王朝都有《车服制》《章服品第》一类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早在周代即产生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自天子至大夫到士卿,服饰各有区别定制。至魏晋时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