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技巧ppt
- 资源简介:
共13张,教案约8280字。包括一个教学设计和一个PPT,教学设计是在视频讲座《高考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经试用,课堂效果良好。由于古文字无法电脑输入,涉及古文字的几个地方可参照该视频录像。(地址:http://www.ht88.com/downinfo/100747.html)
高考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
重庆奉节师范学校 陈志宏
(根据本站同名视频资源整理)
一、导语
今天我们讲的课题是“高考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技巧”。从大家写上来的纸条来看,文言文是大家普遍感到困难的问题。有些同学读不懂文章,而读不懂文章的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不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特殊意义,字意理解错了,句意当然也就理解错了,这篇文章当然也就有可能看不懂。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一下,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说道文言词汇,包括实词和虚词两方面,所谓实词,就是有实际意义的词。读不懂文章,往往是由于实词上有障碍,那么,如何推断文言实词在句中意义呢?我们在这里说的是推断,因为高考的时候,我们所选的文段不一定是大家学过的,或者说肯定不是课文中的,有些实词是迁移过来,在那个文段中学过,在这个文段中再考,有的就是没学过,没学过还要考,这就是高考,那么没有学过还要考怎么办呢?这就需要通过我们的推断来快速准确地来断定这个词的词义。这种能力是一定要具备的。那么,如何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呢?我在这里总结了这么几点。
二、新课
(幻灯片)一、运用形训,探求本义
(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2)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5)巫从旁望空代祝
什么叫形训呢。汉字是表义的文字,也就是说它的字形跟它的字义是有关系的。一个字,有本义,也有引申义,还有比喻义,所谓本义,就是它最原始的意思,所谓引申义就是它引申发展出来的意思。所谓比喻义就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而古人写文章——尤其是先秦的文章,很多时候用的是古义,所以准确地断定一个词的本义,进而推求它的引申义,再确定这个词在这篇文章中是什么意义,这是相当重要的。
那么汉字的字形跟字义都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应该学过“六书”的一些知识,它包括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其中前面四个是造字法,是最重要的,后面两点是用字法,在中学不要求。
象形字
象形字,古人说是“画形其字”,画形其字,那就是可以画出形象的东西,古人就把它画出来这样就造出一个字来,比如“山”“水”“日”“月”都是象形字。(幻灯片)
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象形字构成的字,也就是画两幅画,然后通过这两幅画组合成一个新的意思比如这个字: (左边是一个“牛”字,古人在这里画一个牛,然后画一只手,手上拿着一根棍子,这个字形大概是这样的,这是会意字,它是由三个象形字构成的,一个是牛,一个是手,还有一根棍子。什么意义呢?那就是通过看这个画,你去推断它的意思,这人在干什么,这个字念什么呢?它应该是放牧的“牧”字,比如牧民,牧民当然国君统治老百姓,它是从驱赶牲畜,放养牲畜引申过来的,其实它的本义就是放养牲畜,这是一个会意字。)
指示字
指示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符号,这样的字不多。指示字指示的符号在哪里,它表义的地方就在哪里,比如“甘”,它画一个舌字,在舌上加一点,就成了甘甜的“甘”字。就是甜美的意思,相似的字比如还有上下等等这样的字。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么利用形训来探求本义。(幻灯片)
(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