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30个字。
运用阐释思维开启写作之门
要想唱好歌,必须学会识谱。写文章也是如此,要想写得一手好文章,必须有严密的思维。然而,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许多同学却忽略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如何识好思维的谱,写出优美的文章呢?现在介绍一种思维技巧——阐释思维。
一、概念解释
阐释思维,就是对话题作具体的形象化的解释说明。这样的解释说明可以是定义(但不一定是本质性定义),可以是特征说明、名词诠释(不一定是词典义)、划分举例等。一般要联系材料做出符合具体语境的解说。
阐释思维也是作文审题构思过程中最基本的思维程序。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化虚为实、化大为小、生成扩充文章的构思过程,甚至用这种思维就可以生成一篇诗文。
阐释思维达到的文章境界是“和谐”。“和谐”体现为对题中材料的准确无误的理解、最大限度地“符合题意”。阐释思维多用于文章开头部分,并且常与相似、联想兼用。在写作中要尽可能在节奏上追求排比,在语言上追求比喻或画面感。
典型提问方式:是什么?即xx(话题)是……
二、思维举例
1. 概念阐释
对所写的话题下定义(但不一定是本质性定义),作诠释(不一定是词典义),列表现。
例1 “意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一个义项: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
这一义项曾被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用过,原句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也正是这书生意气让他成就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他成为了永垂史册、留名青史的伟大领袖,足见这“意气”二字如太极,生四象,生万物。
(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谈《意气》开头)
例2 “安”是一个美好的词汇,由她产生的联想总是让人心情舒畅的,比如安全,安宁,还有安静。总之,她表达了我们一切美好的愿望,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都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前赴后继无悔地为之奋斗。
(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开头)
例3 “安”字有很多含义,其中之一便是“安逸”,“安逸”其实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
(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开头)
例4 古人造字,喻形寓意。何为“安”也?室中有女即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