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00个字。
探掘作文素材的宝藏
——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教学案例和反思
【教学内容】作文素材的发散性思维训练
【课型】市观摩课
【时间】
【地点】厦门市莲花中学多功能厅
【教学对象】初二(4)班,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在作文思维上的缺陷和障碍是他们感到作文"难写"的重要原因,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思维进行专项训练。
2、本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和运用作文素材的能力,突破"无话可说"的思维瓶颈。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性思维构成了广度内容,聚合性思维构成了深度内容。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策略】
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揭示作文素材的内涵和外延;通过示例分析和引导合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作文素材多维构思的一般方法和技巧;通过课外作业使之熟练运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小组各成员独立进行思考、讨论、质疑和探究;同时,各组在内部之间和外部之间进行思维互动,形成丰富、准确、创新和生动的作文思路;优秀思路公开"发表",使全体同学能有所"顿悟"。
3.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调查,同学们写作时最大的困难是"无法可说"和"不知怎么说",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作文素材"和"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个作文素材"。在上一阶段的作文合作训练法课程中,我们专门研究过选材的问题,提出了"作文也讲普遍联系原理",使同学们拓宽了选材思路。今天,这堂课的训练重点是:当你面对一个给定的材料,或根据作文要求自己联想到的一个"有意味"的材料,该如何进行多维构思,既切合作文要求(或主题),又能有所创新。
反思:作文素材的源头是生活,一方面,我们要向学生强调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培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和方法技巧;另一方面,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学生们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学习还相当有限,所积累的作文素材还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帮助他们认识现有素材潜在的"利用价值",培养善用、巧用素材的方法和技巧,更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