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五首》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17 16:58: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280字。 
  《李杜诗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品味杜甫诗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古诗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朗读、品读、点拨、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对律诗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古诗的分类、律诗在格律(押韵、对仗、平仄等)方面的特点要求及其分类。 
  二、补充律诗知识: 
  律诗在内容布局上都有起、承、转、合四步,\\\’起\\\’,实际上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以为后边的抒情或议论作准备,是律诗的第一联,即首联;\\\’承\\\’,是\\\’起\\\’的延续,一般也是记叙或描写,是律诗的第二联,即颔联;\\\’转\\\’在律诗中的表现,有的未改变前两联记叙或描写的笔法,但记叙与描写的对象或视角也会转移,有些律诗则干脆由记叙或描写转到议论或抒情上来了,也有的是把感情基调由悲变喜或由喜变悲,从内容上与主题更为贴近。是律诗的第三联,即颈联;\\\’合\\\’则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突现中心的任务,所以,可以说,每首律诗必有一画龙点睛之句,那就是最后一联。 
  由此看来,任何律诗都有一个从记叙、描写到抒情、议论的必然过程,只是有时这种抒情和议论不太明显,即使在尾联,也有将抒情、议论蕴含于记叙与描写之中的,而前两联(或三联)的记叙与描写中都必然蕴含着诗人的感情或某种观点。诗的主题则不在别处,就在尾联 
  三、李白、杜甫律诗的风格特点 :  
  总结: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 ;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 。 
    “沉郁顿挫”是杜甫自评和诗评家公认的风格。“沉郁”是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顿挫”是指其诗语言、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沉郁顿挫”风格的完美体现使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今天,我们从他成就最高的律诗入手体味一下他的艺术风格。 
   第一课时 
  一、学习峨眉山月歌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检查前两首背诵,并鉴赏 
                                (一)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写于李白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