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20字。
指导学生如何审清材料、分析材料、找准立意角度、确立话题。
时事作文素材传真与运用方向点拨(人物篇)
施正荣:从穷孩子到坐拥22亿美元的非凡人生
1963年出生于江苏扬中市普通农家的施正荣,挨过饿,受过穷。他7岁开始用竹子编暖壶外壳赚钱,每个可以卖5分钱,一天能编12个。1979年,他考入长春理工大学,后考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读研究生。1988年被公派到澳大利亚留学,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1992年获得太阳能科学博士学位。14年之后,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为澳大利亚太平洋电力有限公司的技术执行董事,年薪20万美元,在悉尼拥有3套别墅。
在如此优裕的生活条件下,他却毅然回国创建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他说:“一个企业家如果不爱国,根本谈不上是优秀的企业家。”
2006年1月10日,在美国上市的尚德股份冲破30美元大关,同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施正荣以22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名列第350位,是内地华人获得的最高名次。
施正荣的人生理念是:“人无区别,但有差别。我信奉的人生标准有三重境界;一是做人的品格,二是生活的品位,三是思想的光辉。这三重境界是要人穷尽一生去实践和体会的。”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01月23日)
【点拨】天上不会自动掉下馅饼。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只有付出艰的努力和汗水。同时,施正荣的成功也说明,只有把个体融入到祖国这片大海中,事业才会更加辉煌。
【适用话题】“成功与付出”、“做人”、“人生价值”、“爱国”等。
林毅夫:从中国台湾到世行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正式任命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林毅夫也是第一个在世界银行或国际贷币基金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
林毅夫出生于1952年10月15日,籍贯台湾宜兰。他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获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82年获北京大学经济第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第博士学位,1987年——1990年钎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在地长,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毅夫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穷人经济学”等理论,都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经济政策;基一手创办并倾注心力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更是被国外媒体看成中国政府举足轻重的经济智裹机构之一。
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做出卓越成就的人寥寥无几?林毅夫的解释是努力的程度不同:“成功就是99%的努力,加上1%的运气,而且那1分运气还是因为99%的努力才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