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二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一期末测试卷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9140字。银川二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试题
语文 (必修一) 命题人:王学霞 2007、10
(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 Ⅰ卷 客观试题 (共28分,其中1、2题为2分,其余3分)
1、 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B
A、遒劲(qiú) 栖息(qī) 舸( ɡě) 倔强(jué) 寥廓(liáokuò)
B、迷惘(wǎng ) 瞠目(chēn ) 晨曦(xī) 怪癖(pǐ) 战战兢兢(jīng)
C、钦佩(qīn) 沉湎(miǎn) 藐视(miǎo) 恪守(kè) 面面相觑(qù)
D、商榷(què) 懊(ào)恼 焦灼(zhuó) 教诲(huì) 自艾自艾(yì)
2、选出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c
A、别出心裁 轻歌曼舞 默守成规 罄竹难书 糟塌 毕竟
B、惹是生非 殒身不恤 明察秋毫 弱不经风 踊跃 燥热
C、真知灼见 计日程功 迫不及待 直截了当 肖像 厮杀
D、博取欢心 旁征博引 贻笑大方 唉声叹气 暄泄 防范
3、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B
A、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B、道貌岸然:道貌,道士的外貌。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严肃。是褒义词。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C、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D、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自听到和看到的。
4、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①张总工程师在极端困难的 下,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
②从他那斯文的气质和文雅的谈吐中,不难判断他是一个知识 的人。
③王局长只是随便地在下级送来的文件上画了个圈,并未写任何 。
A、境遇 渊博 评语 B、处境 广博 评语
C、境遇 广博 批语 D、处境 渊博 批语
5、填入下面横线上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 的雨粒劈头洒将下来,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 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 这种景象,徐志摩看了一定大呼过瘾,朱自清可能会吓得脸色惨白……
①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②或者说一个个结实的莲蓬多已雕塑成。③小者如掌,大者如鼓,④大者如鼓,小者如掌,⑤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⑥声势相当慑人,节奏急迫而多变化。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6、选出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 )
A、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描述,反映了先秦春秋时期的大量历史史实,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战国策》,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编定。
D、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C、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D、在遥远的天际,有一条闪亮的带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