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10字。
中国建筑的特征录相课教案新课程
莆田一中林素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九大特征,理清本文说明线索。
2、理解建筑的“文法”、“词汇”,体会中国建筑求同存异的特点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意思,。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教学重点:
1、理解建筑的“文法”、“词汇”、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意思,体会中国建筑求同存异的特点。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学生活动设计:
1、讨论中国古建筑目前处境,提出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吁,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运用比喻手法,构想你理想中的未来住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欣赏
欣赏各种各样的中国民居照片。中国地方民居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那么,这些形状各异的中国地方民居,有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
二、梳理探究
在预习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先生认为中国建筑有几大特征?九大特征。
分组合作: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一、二大组的同学梳理一至五的特征。三、四大组的同学梳理六至九的特征,前后左右可交流讨论。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一、二组梳理后分析其正误。三、四组梳理后分析其正误。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引申:《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 皆雕梁画栋。体现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引申:《滕王阁序》中“飞阁流丹”,可理解成楼阁屋檐翘起如翼。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引申: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