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98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教案全集
1 数学与文化
齐民友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数学的特点和数学在科学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2.训练提要钩玄的阅读能力。
3.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发表自己见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筛选信息,掌握新知识
2.难点:理解文中难句,进行钩玄训练。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从小就学习识数,学习数学计算,如今已经接触到比较高深的数学内容,人类也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那么数学究竟有什么特点?它与人类进步有什么关系?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还不那么容易。《数学与文化》这篇科学论文是从数学对人人类精神生活影响最突出之处来论述数学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关系这个问题的。
二、导学新概念
高六册第一单元安排的是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的阅读,《数学与文化》是其中的第一篇。阅读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需要提要钩玄。“提要”就是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钩玄”就是探索文章更精微的内涵。换言之,提要就是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钩玄就是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因此,学习本单元,要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提要钩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对文章概括分析的能力。
《数学与文化》一文,主要阐述了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数学的特点,读后可让我们感觉到数学对于人类的积极作用。阅读时要把握提示语,提取概括句。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特点作仔细的分析,找到数学与文化的关系、数学与人类的关系。
三、背景知识:
这篇课文节选自《数学与文化》一书的绪言。作者齐民友,安徽芜湖人,数学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1988年夏季的一天,作者和几位朋友谈到数学时,提出了“一个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观点。后来,作者又为哲学系学生讲数学课,更加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数学文化的特点以及数学对于人类文化的影响。课文节选的部分,体现了作者的一些主要观点。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活,并不是空中楼阁。在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簿重新丈量土地需要几何学;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及天文观测的需要,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数学与社会文化始终是密切相关的。据说,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学园的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道:“不懂几何的人不得入内。”柏拉图本人就曾做过一次题为“善的概念”的讲演,切实地探讨过“数学与文化”的问题。他认为,数学与伦理学中的“善”在理想化方面是相同的,用笔画出来的点、线、面都是一种抽象,因而也是一种理想。柏拉图之后的两千多年,即1939年12月,英国数学家怀特海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一次讲演,题为“数学与善”,重申了柏拉图的思想,认为只有人类的智力才能“从实例中抽象出某一类的东西来。人类这个特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数学概念和善的理想”。可见,数学并不是一棵傲然孤立的大树。它是在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影响下生长起来的,同时它也可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对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资料显示屏
北大数学所所长张恭庆院士将数学的作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其他学科提供语言、概念、思想、理论和方法。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离开了数学,便无从产生和发展。第二个层次是直接应用于工程技术、生产活动,这类例子是大量的。第三个层次,是作为一种文化,对全社会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民族数学修养的高低,对这个民族的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数学——撬起未来的杠杆》
数学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世界上很多经济学家,常常是先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后才研究经济的。有人曾用概率统计法研究《红楼梦》作者的语言习惯,发现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很一致的。说明曹雪芹曾创作了后四十回,至少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