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90字。
守财奴 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品主题及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2、训练学生通过分析动作、语言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3、引导学生品味含义隽永的词语,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对葛朗台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古代铜钱像(孔方兄),问:这是什么?——钱!大家喜欢吗?——当然了。有了钱,你们打算怎么花?挥霍?一分不花积攒起来?“有了钱就要正常的消费,要懂得去支配钱、使用钱,让钱为我们服务。可是,生活中却总是有一种人,他们占有着金钱却不懂得享受生活,拥有金钱却不懂得支配金钱,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叫着幸福,这种人既是金钱的主人又是金钱的奴隶,极端的贪婪、极端的自私、吝啬,这种人我们把他们叫做”吝啬鬼”。
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形象,大家可否知道?(葛朗台、俄国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法国莫里哀《悭吝人》阿巴贡、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中国:《儒林外史》严监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四大吝啬鬼之首的葛朗台这个守财奴的形象。
二、进入新课学习
1、全文的故事梗概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准备娶他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自己的儿媳妇。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娶欧也妮给自己的侄子做媳妇。这两家人为了争夺欧也妮而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葛朗台家,向葛朗台大献殷勤。此时。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花花公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也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这场家庭矛盾冲突中,葛朗台逼死了自己的太太,欧也妮也吃尽了苦头,被父亲欺骗而放弃了对母亲的继承权。课后的内容: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父亲的全部财产,她一心深爱着的查理在印度也赚了很多的钱,可是为了攀附权贵却和一个贵族小姐结了婚,抛弃了欧也妮,欧也妮在又一次经受了命运的打击以后,将父亲留下的财产捐给了慈善机构,自己一人幽居独处,过着冷清、孤独的生活。
2、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教参80①②)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人间喜剧》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