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70字。
《故都的秋》导学设计
长沙市一中语文组? 陈其志
【导学创意】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深沉的、淡淡的落寞、悲凉的情感。学习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这一类抒情散文,应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核和结构思路,在语境中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在教学方法上,应提倡“真实阅读”,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在阅读中养成审问的习惯,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求解答疑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文中写秋的文字很多。读《红楼梦》时,我对林黛玉写的《秋窗风雨夕》印象非常深刻,“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秋”字,读来只觉得黛玉的愁绪如茧抽丝,绵绵不绝。你还记得哪些写秋天的诗文?能说一说吗?(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将学习现代文学史上一篇非常著名的写秋的散文,它就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朗读课文,学生交流问题。
1.录音范读,生字正音,初步感知文章。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进行圈点、评注: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3.小组内交流,要求:第一,小组内同学交流对文章的初步感受。第二,有疑问的地方先在小组内部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
4.各小组提交问题,在全班范围内讨论。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作者写的就是北平的秋天,可是为什么题目不写“北平的秋”而要写“故都的秋”?
②作者为什么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这句话该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