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0字。
(职高)《闽中桥梁甲天下》教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的汉语很有意思,往往多个不同的字或者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比如:
(请学生自己举一些例子)。近段时间我们国家最大的事是——(奥运),奥运赛场上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金牌了,运动员获得金牌的行为我们往往称之为——(夺冠),也就是说获得了第一名,这个“冠”就是“居第一位”的意思。其实,在我们的汉语中,表示“居第一位“的还有很多字词,比如:魁、甲……这次的奥运会,我们的金牌数是居第一的,如果我们的古人描述这样的现状就会说我们的金牌数是“甲天下”的。我们的古代文明中就有许多“甲天下”的东西,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林剑华走进古代的桥梁(打出课题)
二、 研读课文
1、 从课题展开
提问1: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能体现出闽中桥梁“甲天下”的内容(学生阅读、回答)
2、 具体分析
(1)数量多、建桥速度快(可以引导学生概括)
提问2:文章是怎么写出“数量多”的?(用了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方法?)
A.引用前人的话:“虽山坳细溅,皆以巨石梁之,备极壮观”、“建筑工人数中国第一”
“在宋代有一个惊人的发展……在中国其他地区或国外任何地方,都无法与之相比”
B.列数字:“据有关文献……达一里以上。”
提问3:课题来自古人的言语,实际上古代桥梁建筑最发达的地区是——(闽南)。为什么闽南地区的桥梁建筑最发达呢?(学生阅读第二段回答)
经济发展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对比)
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社会环境安定
经济发展的程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得到了发展
经济空前繁荣————经济繁荣
经济发展的需求:海外贸易相当发达。尤其是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之后,泉州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外贸的繁荣,对陆地货物的集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外贸易发达。尤其是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之后,泉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海外贸易相当繁荣。外贸的繁荣,对陆地货物的集散提出了要求
评价: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了不起的成就。
对比体会后明确:语言的特点是准确、周密
(2)规模宏大
提问4:哪里可以看出“规模宏大”?(学生可以举文中的例子)
重点介绍安平桥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横卧在福建省晋江市与南安市交界处的水面上。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座漫水石梁桥,桥亭上的对联还写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词句。此桥初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历时13年完成。那时,桥长2?熏500米,宽5米,有桥洞362孔。后经不断维修和地理环境的变化,现桥长2?熏070米,有桥洞311个。因为桥太长,故在桥上建有五个桥亭以供人休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