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诗歌、品杜甫遗韵》教案
- 资源简介:
- 约2000字。《读杜甫诗歌、品杜甫遗韵》教案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对杜甫诗歌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背景,使之更喜欢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积累杜甫诗歌 制作杜甫诗歌小报
活动准备:
1、课前开展“走进杜甫”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CAI(内含杜甫诗意图、杜甫头像、杜甫诗歌名句集锦等)及古典音乐。
3、学生自制有关 “杜甫诗歌小报”。
活动过程:
一、创设古典诗词的意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在刚刚结束的“杜甫诗歌阅读”活动中,同学们已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课件出示杜甫头像特写]一个学期,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今天,在此时、此地,老师和大家一同来――“读杜甫诗歌、品杜甫遗韵”。)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学生引进古诗的意境)
二、汇报展示所收集的杜甫其人、其诗的资料。
1、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情况,请大家首先汇报两个问题:
(可附页)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学生引进古诗的意境;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提高其综合能力。
另外,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语言美转入旋律美,通过演唱《江南逢李龟年》、《绝句1》、《绝句2》、《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让学生欢快、活泼的旋律产生共鸣,这对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好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接着学生利用《外婆的彭勃湾》乐曲编《江畔独步寻花》来表演唱,让学生再次感受诗文的美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
从学生的汇报中,我看出学生对诗意及意境有了深刻的领悟,才能如此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