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联考“胜负”话题作文优秀作品讲评指导
- 资源简介:
- 约6990字。六校联考 优秀作文
讲 评
中山纪念中学 张华
【题目】
以“胜负”为话题。
【审题指导】
1.这个话题包含了“胜”与“负”两个方面,作文必须写到这两个方面,单方面谈“胜”或者“负”,属于偏离题意。
2.“胜负”能否转换为“成败”、“输赢”呢?从语义上来说是可以的,但从行文上来说,则要点出“胜负”较好。
【打开思路】
1.时间:古人和现代人关于胜负的言论、事件。
2.空间: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关于胜负的言论、事件。
3.对象:具体某一个人、某种行业的人关于胜负的言论、事件。
4.因果:什么原因导致了胜负?胜负的结果各有什么不同?“胜”为什么会变成“负”?
5.是什么:胜负是什么?胜负的本质是什么?
6.怎么办:面对胜或者负该怎么办?态度、心态、毅力、方法等。“负”如何转化为“胜”?
【构思】
1.拟定一个关于胜负的观点,用一个故事来演绎这个观点,写成记叙文。
2.拟定一个关于胜负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这个观点,写成议论文。
3.围绕“胜负”这一话题,采用漫谈的方式,写成议论性散文。
【观点】
太绝对:
胜负不重要
胜负无所谓
人生没有胜负
太片面:
不要执著于胜利
不要害怕失败
过分延伸:
过程比结果重要
较好:
胜负在于心态
胜利可以变成失败
胜不骄败不馁
胜败兵家事不期
不以成败论英雄
【作文评分细则】
采用综合评分法。一类卷:50—60分;二类卷,40—49分;三类卷,30—39分;四类卷,0—29分。
1.“胜负”与“胜与负”不完全相同。“胜与负”是关系式话题,应侧重辨清二者的关系,而“胜负”是一个并列式的概念,不一定要辨明二者关系,只要围绕“胜负”来写,兼顾胜负两个方面,都应视为符合题意。如果只谈“胜”或“负”一个方面,完全不涉及另一个方面,则应视为基本符合题意,40以下评分。如果由“胜负”进一步引申、转移,主要谈“坚持”“心态”等其他问题,则应视为偏离题意,36以下评分。
2.“胜负”与“成败” 不完全相同。胜负是说竞争,一定要有对手,成败是说做事,不一定要有对手。“胜负”是通过双方的竞争、较量,决出高下分出优劣,“成败”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奋斗,实现或没有实现目标。无论叙事、议论,能以“竞争”“较量”为背景来谈成败输赢,即使文中不出现“胜负”的字眼,都应视为符合题意;否则,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