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7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与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
3.熟读全文,背诵烛之武的说辞,并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气势。
过程与方法
4、合作学习,了解《左传》的相关内容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字词与句式。
5、探究学习,,着重探究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
2、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三、教学方法
3、诵读法
4、讲析和讨论结合法
5、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2008北京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一面面五星红旗时,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