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30字。
《数学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领会作者高度认识数学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分析并理解较难理解的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揣摩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分析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领会作者高度认识数学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教学难点: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
一、解题
课文节选自《数学与文化》一书的绪言,是全书的总论。
课文论述了数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数学能够影响人类生活的几个特点,高度评价了数学在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等方面的历史功绩,认为它最根本的特征是“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作者齐民友是当代著名数学家、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二、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画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①首先,它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
②另一个特点是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
③再一个特点是它不仅研究宇宙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它自己。
以上三点说明数学在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中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到。
下面两点则需要细读文章来概括:
①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
②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2、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段,指出数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2-5段,分析数学影响人类生活的几个特点。
第三部分:6-8段,评价数学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刻影响,指出数学表达了一种探索的精神,并从文化盛衰、民族兴亡的高度来认识数学。
四、课时小结
《数学与文化》一文,主要阐述了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数学的特点,读后可让我们感觉到数学对于人类的积极作用。阅读时要把握提示语,提取概括句。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特点作仔细的分析,找到数学与文化的关系、数学与人类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思考:数学怎么会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呢?
——因为“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思考:为什么说数学的根本特征是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呢?
——这与数学的特点有关系,自然转到文章的主体内容上。文章谈了数学的三个特点:一是“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二是数学追求的是宇宙的根本,三是数学总是“不断反思、不断批判自己,并且以此开辟自己前进的道路”。这三个特点的根本点就是探索,对知识、宇宙和自己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