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690字。
个性化表述的写作技巧
(一) 一般的记叙性表述
记叙文泛指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主体的文章体式。在高考作文中,由于文学作品尚未列入写作的主要文体,故记叙性散文与小小说也归于这类文体。据几年高考作文选本统计,高考佳作(一般为满分卷及58分以上答卷)中,这类文体约占40%左右,这个比例与一般训练选用这种文体的高中生比例,也大体相符。因而记述文写作训练,是应试复习重点。
一、 记叙性文体的化虚为实特点
高考的话题作文写作,题目给的是一个范围,话题及话题材料的例示,均不会标明写什么人、什么事,考生要以话题确定文章的主题。这是审题的第一步。写作时,要将虚性的主题,寓含在由人物、事件组成的细节中,再由细节组成情节。这个写作过程,是化虚为实的过程。
1998年高考全国卷题“战胜脆弱”是个动宾词组,写记叙文,则要用人和事来表叙题目所要求的对“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感受。一位宁夏考生,用形象、生动的生活细节来表现话题,摘得满分桂冠。全文如下:
战胜脆弱
宁夏一考生
七月似火,知了热得在树上吱吱啦啦的叫,而我站在成绩公布栏前,心却一阵阵发冷。黑色七月,我终于没能逃脱厄运。
回到家里,不吃不喝的睡了两天,没有人理我。爹妈都是老实的农民,都指望我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也好光宗耀祖,而我却交了一份无力的答卷,没能给他们挣到脸面。
第三天早上喂罢牛,爹就叫我起来同他一块去开一块荒地。我们村属岗地,好田不多,所以每家都要种一些荒地。我有气无力地跟在爹的后边,我可以不吃不喝,但我却没有理由不干活,因为我生在农家。
清晨的风吹着,倒也不怎么热,其实并没我什么活,只是把整堆的土粪撒开就行了。我坐在地头看爹犁地,因为爹并没叫我走。随着牛铃声一次次由近到远,又一次次由远到近,天气也越来越热,把一块地犁完是不可能的了,我心里想。果然,在火热的太阳下,那头老牛的汗开始顺着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气越来越重,走得越来越慢。我抬眼望父亲,他也一脸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关爱和感激,这头牛为我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亲并没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的扬着,不肯放下。
一下又一下,鞭子每打一下,那头老牛就快走几步,每一鞭打在牛身上,也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的心一次次抽紧,我并没有劝父亲回家,我知道,种地就是这样,你不可能因为心痛牛就及早回家。
中午时分,一块地竟犁完了,父亲甩完最后一下鞭子,老牛用力向前迈完最后一步,父亲停住了,我的泪也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