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20字。通过2008年中考语文出现的对联、歇后语、谜语以及相关知识链接(2个)来引导学生对趣味考试题的感知与理解。
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之趣味考题专题
(一)考场上面对对子
——2008年趣味考题之“对联”篇
黑龙江 柴晓山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可一二字,长的可上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以下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2008年的对联题,出场方式可谓丰富多彩。
(一)撰写型
1.(江苏南通市)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九年级(6)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在这次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
解题导航:这道对联拟写题的要求比较宽泛,既没有字数要求,又没有结构要求,但是拟写过程中,我们必须切合主题。示例一:综合学习视通中外,人物评述心系古今。示例二:忠奸智愚百家名篇常浏览,嬉笑怒骂千古人物任评说。
(二)对句型
2.(湖南娄底市)请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递圣火,湖湘大地 ;
迎奥运,华夏子孙 。
3.(江苏无锡市)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样式。撰写对联要按照它的特征进行,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关等。请根据特征要求,为下面的上联续写下联。
例: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上联:学业宜从勤奋始
下联:
4.(湖北黄石市)对联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有“冰清对玉润”的工整典雅之美,也有“狗尾草,鸡冠花”的诙谐机智之趣。试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 到心头。(岳阳楼对联)
(2)千里马,五更鸡,龙眼对马蹄。行踽踽,色匆匆,文竹对 。(《水浒》人物)
5.(湖南长沙市)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解题导航:对对联时,要仔细分析出句。出句的字数、结构、词性、节奏等了然于胸,对句时自然也就知道如何下手了。中考对联,一般宽对即可,对音韵基本不作要求。但同学们在学对对子时不妨了解全一点,要求严一点。这样才能充分体会对联的内在美,也才能更好地传承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参考示例:2.热浪滚滚 喜气洋洋 3.示例:韶华不为懈怠留 4.(1)忧乐(2)武松 5.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