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拓展式语文教学是一种大语文观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由课内向课外辐射的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它以二十一世纪我国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认知规律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体能力发展为目标。
如何学好语文,有关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前者着眼于积累,后者着眼于训练。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
(一)、课堂教学以扩展阅读训练为主体,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修养与素质。
扩展阅读的关键是确定好阅读基点与扩展内容。其具体做法为:
1.以教材的某一文章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
这同类可以是题材的同类,可以是文体的同类,也可以是某一写法的同类。如学习了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便向学生推荐前苏联M•达维多夫的小说《考试》,通过考试委员会主任围绕考生的爸爸是不是部长而变来变去,其目的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及反映生活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观察生活,也写一个生活中的变色龙形象。结果学生们写出不少立意深刻、笔法精妙的作文,如某家店老板对不小心打碎了她的价值不菲的工艺品的小女孩,围绕小女孩的父亲的地位是否显赫而变来变去,让人啼笑皆非。将扩展训练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在训练中提高了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表现生活的能力。
再如学习了杜甫的《春夜喜雨》,由此扩展到咏春的诗歌的阅读,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读五篇有关咏春的诗歌,并做简要分析,同时还扩展阅读杜甫在草堂写《春夜喜雨》之前的在安史之乱时归途中写的诗歌《春望》。同是写春景却因心情不同、境况不同笔下的景便有很大的不同,让学生明白景随情迁,即景生情,情景交融。便有不同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不同感悟。
2.以某一课文为基点,自组单元教材体系。
如学生对小动物很感兴趣,尤其是近年来养宠物的越来越多,于是我便自组一单元,让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明确同一题材往往因写作目的不同而表达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文体。如教读郑振铎的小说《猫》,进而学习菡子的状物名篇《八只小猫》,和一篇来自日本的记叙文《猫》,还有一篇说